前几天有网友开玩笑,北京四环内房价最近又多了一个涨价因素——近期《新世纪》周刊援引业内专家的分析称,北京四环以内的主城区,是全国自来水质量最高的地区,水质与直饮水最为接近。在“全国自来水普查合格率仅为50%”的大背景下,打开水龙头就能喝上“放心水”,自然也算一种得天独厚的核心竞争力。 资料显示,全国4亿多县级以上城市居民,每天消耗的自来水多达6000万吨,这个数据意味着,自来水质量问题与国民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按照常理,作为消费者的公众,有权知晓自来水的安全和质量信息;但现实却是,如果没有《新世纪》周刊的这组报道,公众几乎不可能知道,住建部曾组织过覆盖全国的水质普查行动,更不可能知道原来我们每天饮用的自来水质量如此糟糕。 最近,在媒体和网友的舆论倒逼下,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首次披露了三年前就已出炉的水质普查数据——2009年对全国4457个城镇自来水厂普查,其中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58.2%。与此同时,该负责人还透露,2011年最新抽样调查显示,我国自来水出厂水质达标率为83%。除了这两个非常笼统且本身可能就含有水分的数字,17%的不合格自来水流向了何方,却似乎成了“不能说的秘密”。(5月17日《经济参考报》) 政府主管部门不愿或不敢主动公开水质普查结果,动机可疑,概括起来有三种可能:其一,实际情况比媒体披露的零碎信息还要糟糕,不敢披露;其二,担心披露之后引火烧身,被公众和上级部门追究监管缺位的责任;其三,与某些水厂之间存在见不得光的利益勾兑关系,甚至这份调查报告就有可能是非法牟利的议价筹码。 无论这种“遮遮掩掩”是出于何种原因,如今因媒体零敲碎打的倒逼而被迫公开,在客观上都将使政府公信力和政府形象蒙受损失。遗憾的是,相关部门似乎并没想过如何化解这场形象危机,至今仍对公众要求公开的呼声置若罔闻,继续企图用“鸵鸟政策”糊弄民众。 自来水真相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想用“鸵鸟政策”蒙混过关绝非易事。其实,尽管此前几乎没有一家水厂自检自测水质不合格,但几乎所有饮用水界专家、学者都认为中国城市水质存在“安全隐患”,公众对水质问题也多少有些疑虑。但凡以公众利益为重的政府部门,都应该及时将真实情况公之于众,而不是让所有人都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谁也不能确定自家所用的自来水,是否在那不达标的17%之列。 保守一个不该保守的“秘密”,实在不是明智之举。根据最新消息,今年7月1日起,我国将强制执行与国际接轨的最新饮用水标准,自来水提价也或箭在弦上。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相关部门仍不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如果公众对自来水质量的知情权仍得不到保障,提价之举必将遭遇强烈的阻力。
自来水真相不该成为“不能说的秘密”。坦诚公开是有效治理的第一步,如果连公开的勇气都没有,很难让人相信治理的诚意;反之,如果大大方方地公开真相,反倒有可能赢得公众的理解,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谋求善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