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华夏银行1.4亿元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事件引起热议,也让“影子银行”这个专业词汇进入大众视野。 通俗讲,“影子银行”是区别于正规银行但又借助银行存款资金进行融资的借贷市场,银行表外业务的理财产品是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近年来,我国理财产品发展迅猛。据统计,今年前3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超过20万亿元,约占GDP近一半,单季的发行规模环比增速都在20%以上。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为了避免较低利率造成的存款流失,开始提供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吸收存款,并将这些资金投资于高收益率、高风险的企业信托产品。 “影子银行”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信贷投放存在的结构性偏差。一方面,我国整体信贷规模保持适度增长,金融市场流动性并不缺乏;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科技型企业难以便捷地从银行获得融资,导致大量资金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流向企业。一旦对这些资金流入途径的监管无法及时跟上,极易导致局部金融风险,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落实在金融领域内,就要把“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一要求作为重中之重、刻不容缓的改革任务。 那么,如何引导资金更科学地流入实体经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加州的硅谷银行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商业化运作的创业银行。过去30年,硅谷银行集中精力为高新科技产业和创业公司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初创企业不但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贷款支持,还可以通过银行找到天使投资者或者风险资本家,当企业要拓展市场网络,还可以通过硅谷银行获得资金和咨询服务。 在德国和韩国也有比较成熟的银行企业合作模式。德国四分之三的中小企业没有上市融资的意愿,他们普遍认为其他的融资渠道已经足够。因为大量中小银行会针对自己固定的中小企业客户群开展专业化和差异化服务,银企之间关系良好,银行间也没有出现同质化恶劣竞争。而在韩国,许多大企业替产业链中为自己提供外包服务的小型企业承担金融风险,中小企业则可以专注于生产活动。 无论是硅谷银行的创新直投发展模式,德国银行的差异化服务,还是韩国产业链金融,银行依靠企业的发展来获取高收益回报,有利于银行业务的扩大和收益率的提高,也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同时,由于银行取得收益的根本来源是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纯粹“前期概念”炒作,对于维护金融系统稳定,营造银企双赢的新局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影子银行”目前不会对我国金融系统稳定起到全局性的影响,但它反映出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漏洞。金融改革应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引导社会资金在阳光监管下流入实体经济,是化解“影子银行”风险的根本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