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结束后,政坛反腐重拳频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是近期反腐风暴中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据媒体报道,利用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城市土地转让项目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李春华落马的重要原因。涉及此案的政府投融资平台——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工投”)由此备受关注。从中暴露出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诸多弊病,值得警惕。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各级地方政府成立的以融资为主要经营目的的公司,包括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城建开发、城建资产公司等企事业法人机构,主要以经营收入、公共设施收费和财政资金等作为还款来源。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出现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1994年分税制度改革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发展。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为保增长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规模借机急剧膨胀。 应该承认,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我国的经济领域中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它以强大的融资能力弥补了公共财政的不足,为大型生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保驾护航,也通过政信合作的方式推动了金融创新。但是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在:其一,它极大地强化了政府全方位干预经济的权力冲动,扭曲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其二,它为权力寻租的腐败行为提供了更多的土壤。成都工投在李春城腐败案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鲜活的例证。 结合成都工投官方网站和媒体公开报道可知,作为成都市政府的主要投融资平台,成都工投主业集中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投融资,并开设了“投融资平台、非银行金融服务平台、园区开发建设平台”。成都工投除了参与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外,在房地产领域也具有极大的活动能量,其董事长戴晓明与李春城关系密切。2012年8月,戴晓明因涉嫌利用成都工投贪腐被“双规”,3个多月后,戴晓明的靠山李春城落马。透过该案例,可以对成都工投做出这样一个诊断:该平台从属于成都市国资委,行政上垂直管理,使得其极易成为行政意志和行政工具的延伸,而该平台负责人又具有横跨政商两界的双重身份,这些因素综合的结果就是:在地方融投资平台上,当行政意志凌驾于决策程序之上,企业监管缺乏统一有效的技术手段,市场又拥有足够的权力寻租空间时,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廉政和效率的两手监管,在理论设计上固然能够自圆其说,在实际操作层面却难免流于空谈。从中得出的教训是,如果权力和市场的边界暧昧不清,腐败就必然上下其手、浑水摸鱼。 戴晓明与李春城贪腐案也警醒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反思“国进民退”问题。目前,国企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本来就不低,两者的利润更是占了中国所有企业的大头,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借助投融资平台直接参与具体的经济活动,实际上是变相扩大了国有经济的份额,这无疑会对民营经济形成“挤出效应”,让市场化改革停滞不前甚至走回头路。近年来,很多企业热衷于和地方投融资平台搞好关系,以分享政商并举的红利,由此导致各种潜规则大行其道,人情经济大有取代法治经济上位之势,这些不好的苗头,在戴晓明与李春城贪腐案中可见一斑。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今后何去何从这一课题,不应囿于从金融风险控制的层面加以考虑,而应提升到界定政府边界,推动市场化改革这一高度来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