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增速放缓,各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稳增长”的背景下,承担主要基建任务的地方融资平台纷纷发债融资以解资金之渴。中债资信的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债券(包括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定向工具等)合计数为5792.8亿元。而地方融资平台去年全年发债规模为4257.4亿元,这意味着今年发债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1500亿元。 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系统性风险,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不良贷款暴露呈现加速扩散的势头。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10月19日《2012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的讲话》指出,近期,不良贷款暴露呈现加速扩散的势头,行业分布上,从船舶、光伏、钢铁等困难行业向其他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仓储和邮政业等多个行业扩散。 平台贷款是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最大的隐患。就目前而言,不良率虽未显著上升,不过监管当局发现,受集中到期兑付、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下滑、项目未及时投产等因素影响,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偿债压力上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下降。不少地方的逾期贷款陆续显现,贷款质量下滑趋势明显,且呈现出由点及面扩散的态势。对于当期已发生的预期平台贷款,部分银行既未采取实质性清收措施,也未下调贷款分类,掩盖了其真实的风险状况。此外,对于房地产行业贷款,前述银监会高层指出,现在部分商业银行通过违规调整贷款分类、办理贷款展期、以理财产品承接问题贷款等手段,掩盖风险暴露。 虽然由于多数平台贷款的期限在五年以上,同时约定了整借整还的偿还方式,因此风险的暴露将集中在至少两三年之后。但由于银行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平台贷款的风险很可能将进一步增加。应当注意到,过去两年,监管机构和银行在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查中所遭遇来自地方政府、平台企业、财政部门等的多方压力。 银监会先前表示,借新还旧有隐性的一面,也有显性的一面,一旦放开口子,面对难以遏制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银行和监管将更为被动。据说,前任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是否允许平台贷借新还旧这一问题上,一直持反对态度。然而,进入2011年下半年,一方面国际上有关唱空中国地方债的声音此起彼伏;另一方面,各种经济先行指标都显示出经济放缓的趋势,如此背景下,银监会此前延续的高压监管措施面临现实调整。 不得已而为之,银监会对平台贷进行了区别对待。银监会今年曾下文要求2012年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降旧控新”的总体目标不变。不过,有银行人士指出,银监会仍难以从根子上卸除平台贷风险。“关键是银监会管不了投资,如果地方政府和中央步调不一致,2012年地方政府再冲刺,最后受苦的还是银行。”他认为,目前最应该行动的,是国家发改委着手清理存量项目,“哪些需要保,哪些要砍掉,做一个取舍。” 正如有关研究所指出,由于政府投资更注重短期利益,如对当地经济的拉动等,很少考虑到各项投资未来的获利能力,所以其投资多是盲目和低效的。然而,贷款毕竟是需要偿还的,当大量的投资项目建成后无法获得相应的产出时,就会积累大量难以偿还的贷款。这就是为什么到了2010年,尤其是2011年,地方融资平台面临极大的还款压力,并倒逼银行放松信贷。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应当淡化GDP的考核并在投资决策中减少权力的干预,引入竞争机制;另一方面,应当完善官员的考核机制,对其以往的工作状况及其带来的后果都应追溯和问责以避免地方政府的短视、低效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