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企业新闻 |
|
|
耐克搞双重价格标准被罚487万 |
新京报 2012-10-25 |
10月24日,北京市工商局和全市17个工商分局向市民举行工商开放日,首次对外披露了耐克公司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因一款售价高达1299元的篮球鞋搞“双重标准”,今年被工商处以487万元罚款,这是北京工商部门针对企业“双重标准”开出的首张罚单。 |
耐克中国市场新订单锐减 |
第一财经日报 2012-10-08 |
在经济放缓需求下降的大环境下,全球最大运动产品生产商耐克日前发布的财报显示,主要由于营业间接成本增长,2013财年第一财季利润率有所下降。同时,外媒报道称,耐克已公开证实,中国这个关键市场的新订单数量正在减少。 |
耐克等14家名牌被指水污染 |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2-07-14 |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7月13日发布调查报告说,14家全球服装品牌目前都未能有效解决其供应商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而造成了中国水污染。这份调查报告所涉及中外服装品牌包括:Abercrombie
& Fitch,Adidas, Bauer Hockey,Calvin Klein,
Converse,Cortefiel,H&M,Lacoste, Nike,PVH
Corp,Puma,李宁、美特斯邦威和雅戈尔等14家。 | |
|
|
|
|
|
视
频 |
|
|
|
|
|
|
|
|
微博声音 |
|
|
·IT法律专家 赵占领 |
耐克鞋国内外价格不同的原因很多,其中有税费的因素,也有经营策略的考虑,算不上双重标准。即使算双重标准,工商部门也无权处罚。但是把单气垫宣传成双气垫属于虚假宣传,明显违法,工商部门应该主要是针对这一点进行处罚。 |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 马宇 |
虽然北京工商局领导理直气壮地公布了此事,还把这事当作“关系民生、有社会影响力的典型案件”,但很遗憾,这个案子似乎办得不是那么“在法律上经得起检验”。 | |
|
|
| | |
|
|
|
胡印斌:监管尽责,谁还敢搞“双重标准”? |
尽管某些消费争议可能确有客观原因,但无论是否存在主观故意,国际品牌“双重标准”给中国消费者造成的侵害,则是毫无疑问、也不能回避的。而监管的责任,也正在于此。如果每次都宽纵避让,则部分国际品牌的违法行为只能愈加变本加厉、愈加理直气壮。[详细] |
|
|
志灵:耐克受罚并非全因双重标准 |
耐克公司受到处罚,根本还是因为它违背了中国法律关于价格欺诈的强制性规定。换言之,如果没有针对欺诈的强制性规定,即便耐克公司搞国外国内“双重标准”,国内的执法机构也对它无可奈何。[详细] |
|
王琳:消弭企业双重标准有赖执法统一 |
对于中国来说,更常见的“双重标准”还出现在执法领域。选择性执法的明滋暗长,使得有些企业可以借助于某些并不透明的渠道,轻松搞定执法者。趋利避害本是企业最正常的选择,“双重标准”风险小而利益大,为什么不用?
[详细] | |
|
“低标准”造就“双重标准” |
|
|
|
毕晓哲:处罚耐克也反思我们的“双重标准” |
透过这一处罚事件其实更应反思国内诸多产品领域的“标准”依然滞后和相对较低。也只有真正将国内产品质量“标准”提升上来,与国际接轨甚至超过“国际标准”,公众才可能享受到更多的高质量、高标准的产品,在产品质量上公众才会有更多的安全感。[详细] |
|
|
马姝瑞:管住洋品牌要靠质管体系和行业标准进步 |
北京市工商局对耐克做出了严格的处罚,其示范效应值得欣喜。同时,我们更期待国内的质量管理体系、行业标准、召回制度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真正“管住”洋品牌,让更多的消费者受益。[详细] |
|
江德斌:检讨耐克“双重标准”背后的标准滞后 |
要检讨下政府的过失。时下许多“双重标准”事件,都是因国内的产品质量标准滞后、检测条件落后、企业所受政策待遇悬殊等所致。因此,不能将过错完全盖在企业头上,政府部门也需做出反思,尽快将标准与国际接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详细] | |
|
“崇洋”消费观促乱象 |
|
|
|
秦淮川:崇拜洋货纵容了洋企业的狂妄 |
同样一款鞋,耐克卖给中国大陆的消费者,价格不仅比在美国高,而且还由双气垫变为单气垫。洋企业的傲慢也与一些消费者过于崇拜洋货有关,总以为洋货就是质量的代名词,价格高一点但质量有保证,穿着有品位,走路很拉风。这种迷恋,也客观上纵容了洋企业的狂妄心理。[详细] |
|
|
汤嘉琛:让消费者拥有便捷的维权渠道 |
很多国外消费者成功维权的案例启迪我们,根治“双重标准”乱象,还需建立发达的民间维权组织和成熟的公益诉讼制度,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依法维权的氛围,并让消费者拥有便捷的维权渠道,维权才不会是一句空话。[详细] |
|
毛建国:消费者应该“有态度地消费” |
消费者,应该做到“有态度地消费”。出现“双重标准”、“双重价格”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商家吃准了一些消费者的面子消费、炫耀消费、攀比消费心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消费观。市场尊重是靠着自尊自信,一步步实现的。[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