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10月29日,正在机场候机的笔者接到一家财经媒体打来的约稿电话——通过一组“致新任证监会主席的信”表达市场人士的期望。当时笔者即兴写的标题是:重新定位股市功能,改圈钱市为投资市。这组公开信在资本市场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这些来自各界的公开信几乎都提到了同一主题:重新定位股市功能。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过一年。一年来,新一届证监会频频挥拳,向证券市场的诸多弊端出击:打击内幕交易、证券期货犯罪,完善创业板主板退市制度,强制上市公司分红,降低交易成本,力挺蓝筹股,倡议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入市,放开QFII、规范重组借壳上市……大刀阔斧的改革得到了各方的赞许和肯定。
然而,股市却没有与改革相向而行。郭树清履新前一天,上证综指收2473点,深证成指收10474点。一年后,上证综指下跌近500点,深成指下跌近2000点。A股没有因上述改革摆脱熊冠全球的尴尬境地。虽然我们不能用指数来评判新政,但一年来很多投资者亏损加大、信心丧尽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股市不买新政的账?或者说,新政为什么没能从根本上治愈股市的顽症呢?这就还得回到一年前公开信中提出的股市功能定位之上。
中国股市从诞生那天起就先天不足,打造了一个重融资、轻回报的牢固框架,而新一届证监会的改革没有跳出这一框架。建立中国股市的意义在哪里?它到底该是为企业融资服务还是为投资者服务?两者之间孰重孰轻,如何找到平衡点?对于这些问题,在新一届证监会的改革措施中找不到正面、明确的答案。但这些问题是资本市场不容回避的关键问题,融资与回报是股市的两大重要功能,过分重视融资功能而牺牲广大投资者利益,会导致市场最终丧失融资功能的恶果。所以笔者现在还是坚持认为:跳出原有框架,重新定位股市功能,使投资者的资产在股市中增值而不是缩水,才是下一步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