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9月5日中国银行和兴业银行加入“破净”行列,A股“破净”的银行股已多达9只。一边是银行赚得钵满盆溢,一边却是银行股跌至白菜价。
银行股的股价几乎是伴随着银行利润的不断攀升而持续下跌,这是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但绝不是不可理解的现象。银行股之所以与“破净”、白菜价等名词结伴而行,除了货币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经济形势的困难、股市价值投资理念没有确立等客观原因之外,更主要的还是银行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价值取向所决定的。
首先,股本过大,市场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将银行股的股价托起来。从几大国有银行来看,除交通银行之外,其它4家股本都在2000亿股以上。刚刚上市时,由于限售,银行股股本还不算太大,投资者还能够将股价托起。而随着限售股上市,市场和投资者托起银行股股价的能力也就彻底消失了。更何况,我国股市机构投资者明显偏少,普通投资者一般又不大愿意进行中长期投资。
第二,银行股增发、配售、债转等过于频繁。尽管银行上市的时间都不长,但几乎所有银行都进行过增发、配股、债转,且金额都是几十亿、上百亿。股本规模以这样的速度扩张,资金规模以这样的速度增加,市场怎能满足,银行股的股价又怎能不向白菜价靠拢呢?
第三,银行利润增长速度过快。除高科技企业、贸易企业之外,没有一家实体企业的利润会像银行这样增长。更何况,银行业利润的快速增长,是在实体企业普遍陷入困境、股市严重低迷的情况下出现的。利润增长过快而股价不升反降,“破净”的机会也就大大提高了。银行的价值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是否利润高就代表企业价值高,值得好好研究。
第四,银行的一些经营策略也让投资者对银行股敬而远之。银行上市时,外国投资者可以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加入,而国内投资者却只能在一旁看着,这真的让人无法理解,况且这些外国战略投资者从中国银行业赚到的好处远远多于其贡献。对这样的上市银行,投资者凭什么青睐,又有什么理由要求投资者青睐它们?
要想让银行股不“破净”,告别白菜价,除了要求投资者确立价值投资理念、关注蓝筹股之外,包括银行在内的蓝筹股企业,是否也应当有投资者理念、价值理念、民众理念,是否也该检讨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