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老龄化 扩大“银发消费”市场
2012-08-24   作者:王茹(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号

  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对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产生相应影响,随着生育率的降低,我国迅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曾经支撑30多年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而老龄化为扩内需、促消费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扩大“银发消费”市场,使老年人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银发消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带来巨大的“银发消费”市场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占到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据估计,60岁以上老年人将从“十一五”期间每年净增480万提高到“十二五”期间每年增长800万,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突破2亿,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在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同时,“银发消费”市场的巨大商机也逐渐显现。首先,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带来消费市场的扩大。 “银发消费”市场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两大层面,物质消费既包括衣、食、住、用、行方面的产品消费需求,又包括医疗保健、护理服务、家政服务、健康和疾病咨询服务等服务消费需求,而老年精神消费包括文化、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可以带动一系列行业和产业的创新发展。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老年消费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一方面,老年人收入水平随经济总体发展进程逐年提高,自身消费能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中青年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在孝敬老人、消费老年产品方面得以体现,使“银发消费”市场的消费力远不限于老年人,消费人群和消费数量都得到有效拓展。
  (二)现有产业结构不利于老年人消费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老龄产业的研究和开发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现有产业结构明显不利于老年人消费,“银发消费”市场还明显处于卖方市场的初级阶段,成为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短板,吃、穿、住、用、行等相关产业都不符合老年人实际需求。在吃的方面,老年人需要营养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易咀嚼、易消化的食品,但我国老年食品的种类较少、可选择性很差,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老年食品工业体系;在穿的方面,老年人要求面料舒适、款式合体、穿脱方便的衣物,而市面上的老年服装颜色灰暗、式样陈旧、款式稀少,无法满足老年人对服装的功能要求和审美要求;在住的方面,老年人在出行、休息、如厕、辅助设施、与子女同住等方面都有与其他年龄段不同的要求,但现有住房供应绝大多数没有考虑老年人的相关需求,也缺乏针对老年人专门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在用的方面,老年人需要方便、易用、好操作、不复杂的用品,家庭用品市场缺乏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在行的方面,老年人寻求便捷、舒适、不拥挤、性价比高的出行方式,目前也缺乏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此外,由于身体素质、协调性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下降,老年人需要更完善的医疗、保健、家政、护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现在的服务性行业离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度给“银发消费”带来潜在影响
  所谓名义账户,是指养老保险金计入个人账户后并没有真正用来投资和资金累积,而被用来支付现在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因而没有事实上的积累,也叫空账。人口结构的高速老龄化给养老保险体系带来空前的资金压力,采用名义账户制度可以推迟支付隐性养老金债务。但现在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规模已达惊人程度,根据社会科学院专家估算,2011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已经超过2.2万亿元,较2010年增加约5000亿元。养老账户“做实”依然是个棘手的问题,地方试点推进缓慢,目前尚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做实”个人账户的时间表。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转极有可能危及将来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导致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出现支付危机,实际相当于提高了年轻劳动人口的未来税负水平,而空账也使得资本的累积和增值变成空中楼阁,从而丧失投资基金制的主要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养老名义账户会对老年群体的消费产生潜在影响,使老年人丧失安全感,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养老账户风险而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二、促进“银发消费”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打消老年人消费顾虑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应对人口红利枯竭、增加“银发消费”的一项重要措施,只有真正解决“老有所养”这一根本问题,才能真正释放老年人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其中的关键是解决好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在养老方面,在保证退休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农村、失独、贫困老年群体的养老保障工作,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互相补充的多元化养老保险体系。针对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负担日益加重的现状,急需改变过于依赖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积极发展社会养老事业,如兴办养老机构、老年公寓、活动中心等,建立起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互助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在医疗方面,继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康复、咨询等多种服务。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大医疗救助、卫生支农、卫生扶贫等工作力度,确保农村老年人医疗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从而避免养老、医疗等支出或预期支出对消费的挤出效应。
  (二)大力发展老年产业,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
  大力发展老年产业,开发老年产品和提供老年服务,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是老龄化社会的基本要求。发展老年产业,首先要加强对老年消费市场的研究,针对老年人的不同年龄结构划分不同的目标人群,研究老年人消费心理,细分老年市场,满足老年人便捷化、舒适化、实惠化、实用化的消费要求。重点发展老年人需求集中的产业,如老年食品业、老年服装业、老年旅游业、老年文化娱乐业、老年医疗保健业、社会性养老服务业等。政府应大力扶植尚在起步阶段的老年产业,积极引导社会和企业开拓发展老年消费市场,制定引导老年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投资等各种政策,采取税收优惠、减免费用、信贷支持等特殊政策,规范民营机构准入和标准等法律法规,加强产业统筹协调,如加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在养老机构中设合格的全科医生,完善养老院就诊报销制度等。企业应看到老年消费市场的规模和增长潜力,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和开拓老年消费市场,生产出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经济适用的老年产品。服务业在设计和理念上应更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对服务人员实行专门的针对性培训,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
  (三)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增强老年人消费意愿
  我国老年人储蓄率较高而消费意愿较弱,可以充分发挥金融政策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一是发展老年金融消费,帮助老年人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老年人消费能力。银行应将老年金融服务细分出来,开发老年专项金融产品,提供更专业的、更有针对性的服务。针对老年人厌恶风险的理财安全性需求,重点开发极低风险或低风险的稳健型资产保值增值产品。针对老年人对金融消费的便捷性要求,可增设ATM网点,完善银行敬老服务设施,创造更加简单、便捷的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针对老年人对服务价格敏感的特点,可给予养老金客户和老年客户免除开卡工本费、借记卡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ATM跨行取现手续费等减费让利优惠。另外,银行还可以进入社区对老年人进行ATM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理财产品等专项技术培训,帮助老年人更好地掌握金融工具、了解金融产品。二是发展住房反抵押贷款和“以地养老”。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改变将房产留给子孙的传统观念。鼓励老年人将自有住房的产权或长期承包的土地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将房屋或土地价值转化为定期领取的现金,相当于变相提高收入水平,从而提高老年人当期消费能力。同时老人无需支付任何利息和偿还本金,直到所有权人死亡或者永久搬离,出售资产所得收益用于支付贷款,剩余部分再由其子女继承,实现将住房等实物财产合理转化为消费。
  (四)做实养老账户,提高老年人消费倾向
  针对巨大的养老金缺口,政府应承担起填补资金缺口的责任,打消老年人对养老金实际支付能力的不安全感,提高老年人消费倾向。在保证基本养老金安全的前提下,在养老保险的资金累积和管理领域引入市场化因素,提高资金收益率。由于非公有企业职工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并且退休人员较少,将更多的非公企业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将有效降低负担率。针对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使用不同的税种进行累积和支付,工资税只限制用于个人账户基金,并给予反映投资回报的高收益率,从而提高个人和企业从工资中缴款的激励。长期针对新退休工人的社会统筹部分基金不应与工资联系,而应从增值税中提取,以长期固定的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发放。必要时适当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或采取弹性退休制度,甚至可以考虑将部分国有财产、土地或者房产有效私有化之后的部分收益通过债券等形式作为补充养老资金。名义账户制度是适合现时国情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最终必须也必然要从“名义式”成为“真正积累式”或“完全基金化”的个人养老储蓄账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老龄化加速逼近 养老之忧系列报道 2012-07-30
· 人口老龄化之思 2012-07-20
· 高盛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中国正迎老龄化拐点 消费品行业长期看好 2012-05-25
· 多股或长期受益于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 2012-04-10
· 多股或长期受益于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 2012-04-1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