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欧元区来说,希腊却成为一个烫手山芋:留着,自我修复能力欠缺的希腊,是个债务的无底洞,即使两轮2400亿欧元的救助全部到位,希腊债务问题仍难以解决;不留,希腊的退出恐带来连锁反应,会极大削弱欧盟的政治号召力和凝聚力,考验欧盟的各项制度设计,并可能导致欧盟和欧元区解体。” 希腊总是不失时机地提醒人们,它才是奥林匹克的真正发源地。8月7日,标普下调希腊信用评级展望至“负面”,并威胁称如果国际救助资金填补不了赤字和债务缺口,将可能再次下调信用评级。9日,希腊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失业率攀升至23.1%,15-24岁青年失业率则超55%,均创统计以来新高。这个上上届奥运会主办国近期所遇到的更大的坎儿是,8月20日到期的32亿欧元国债还不知道该怎么还。 希腊政客为这笔即将到期的钱焦头烂额,但他们还不是最焦头烂额的,欧盟委员会和欧央行似乎比他们更着急。自2001年加入欧元区,这个巴尔干南部半岛的火药库,就成功地把自己与欧元区和欧盟绑在一起。这不,8月5日,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央行还在同希腊财长会晤,商讨1300亿二次救助资金的落实问题。眼前他们担心的是,如果这32亿国债到期还不了,希腊就有可能在8月20日宣布破产。 这可不能轻易让它发生。尽管希腊破产或退出欧元区,早已是欧盟和欧央行沙盘推演的几种可能之一,并为其精心撰写了脚本,但这一结果并不是欧盟所情愿看到的。普遍的观点认为,希腊的退出事关欧元区的政治正确,退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会危及欧元区存亡,寄托数代欧洲领导人光荣与梦想的欧洲一体化也将遭受重大挫折。正是这一观点促使欧盟砸下1100亿欧元后又开始进行1300亿二次救助。 其实,危机的种子早随着欧元区设想的提出即已埋下。作为紧密的经济联合体,欧元区领导人在急切达成政治诉求的背景下,毫无疑问地放松了对成员国的资格审查。众所周知,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预算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负债率不超过GDP的60%。两项条件均不达标的希腊,找高盛帮忙一起玩了个“债务隐瞒”的花招。当2009年希腊被迫率先宣布两个指标分别高达12.7%和113%时,欧债危机拉开大幕,并进而蔓延。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玩这些花招时,高盛的欧洲客户并不只是希腊一家。 希腊毫无疑问地成为这些隐瞒债务的“同侪”中危机最为严重的。这个曾经的欧洲文化摇篮和先驱,正在以难以阻挡的态势把大欧洲拉向万劫不覆的境地。希腊债务问题既是希腊的问题,又不仅是希腊的问题。希腊的问题是:高福利纵容高债务,加上奥运年的经济过热后遗症和经济的空壳化背景,问题爆发只是时间。说不是希腊的问题,早在高盛出招“帮忙”时,就已笃定希腊问题迟早爆发,这从其随后购买CDS(信用违约互换)可见端倪。当美国次贷危机冲击波来袭,希腊就不可避免地出问题了,而这时,欧盟和欧元区的制度设计和内部的严重分歧纵容了危机的加深和蔓延。 这时的希腊像个“楔子”。对希腊而言,退出欧元区可重获货币自主权但成本不菲,不退出欧元区尽管经济上是个蹩脚政府,却可享受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的便利。从近期的表现看,希腊民众更倾向于留在欧元区享受便利而不肯承担责任。而对欧元区来说,希腊却成为一个烫手山芋:留着,自我修复能力欠缺的希腊,是个债务的无底洞,即使两轮2400亿欧元的救助全部到位,希腊债务问题仍难以解决(截至2011年底,希腊债务总额为3556亿欧元);不留,希腊的退出恐带来连锁反应,会极大削弱欧盟的政治号召力和凝聚力,考验欧盟的各项制度设计,并可能导致欧盟和欧元区解体。 欧盟和欧央行领导人,像几个老船工一样到处在忙着修复这艘大船,尽管船上的部分乘客仍在忙不迭地凿洞。现实是,希腊危机已经蔓延,西班牙、意大利等相继陷落,最近又开始滑向更微观些的银行业。可以肯定,欧央行没有能力救助,欧元区主要债权国与债务国的博弈仍在一步步延误时机。各债务国能自救吗?最近的信息是,希腊考虑的办法是借新债还旧债。希腊上周五宣布,将于本周二拍卖总额31.25亿欧元的短期国库券,以偿还8月20日到期的32亿欧元国债。可问题是,希腊的这些债务,都有到期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