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抚平秦岭“毁容”之痛
2012-07-16   作者:何勇海  来源:国际金融报
 
【字号

  “秦岭惨遭‘毁容’,只是冰山一角。这件事也值得其他地方反思:留住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

  近日,新华社记者采访发现,在陕西华山风景区以西12公里处的大夫峪内,原本巍峨青翠的秦岭山脉上,一片片支离破碎的灰白山体在周围山峰的映衬下格外刺目。行走十余公里就能看到十余处采石点;狭窄的道路两旁堆满了开采落下的石块、碎石,傍山的河道中堆积着大量废弃的石渣,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浑浊不堪,有几处山头甚至已完全被削为平地,成为秃山,被当地人戏称为“牛皮癣”,在山石缝隙间生长的植被更无踪影。
  妙景美于天成,多毁于人营,秦岭惨遭“毁容”即是一例!秦岭风光旖旎,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素有“国家中央公园”和“陕西绿肺”之称。有人甚至称其为“中国当代生态脊梁”,因为它承担着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的重要作用。如此重要的所在,如今却惨遭“开膛破肚”、被严重“毁容”,青山绿水被糟蹋成残山剩水,不啻是一出现代版“焚琴煮鹤”。如此糟蹋美好事物的场景,在我们的经济建设中还要上演多久?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吃”到如此程度,恐怕不多见——据新华社上月报道,秦岭面临“别墅之殇”,在其南麓和北麓,别墅开发项目罔视国家和地方有关禁令纷纷上马,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别墅群“堆积”在山脚之下,不仅占用了当地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对秦岭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相关部门的默许甚至漠视,使得“禁墅令”下的别墅证照齐全;使得这个理应全民共享的自然景观,成为个别特权、富有阶层的“后花园”。
  此番,秦岭的“别墅之殇”犹在,秦岭的“毁容”之痛又撞击着公众心扉。灾难何以一起接着一起?其根源在于利益驱动。无论是违规从事别墅群建设,还是大肆开山采石,都是有关企业或部门为了追求自然资源的利益最大化,进行的一种粗放、无序、掠夺性的开发。而主管部门的默许甚至漠视,无非是受到强烈的经济发展欲望驱使,无非是为了切分这一块共同的利益“蛋糕”。
  这种“焚琴煮鹤”式的掠夺性开发,一是以透支未来为代价,会断了子孙后代的生存路,经济是发展了,留给当地子孙的却是破坏美好河山的“生态墓碑”;违背大自然法则,必然遭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比如在秦岭,开采落下的大量碎石、泥土都废弃在山上或者落入河道,一遇大雨,河道堵塞,造成各种险情。如此开发行为显然应叫停。叫停之余,有关部门有必要查查,在秦岭被“毁容”背后是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网”、“利益链”存在,如有,及时斩断其利益链条,并对保不住一方水土的公职人员实施问责。从以往来看,“关系网”、“利益链”恰恰是山石、矿藏开采秩序混乱之源。
  秦岭惨遭“毁容”,只是冰山一角。这件事也值得其他地方反思:留住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政府部门不应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不能只算财政收入的经济账,还要算环保的经济账;要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及时伸出监管之手,叫停经济建设中“焚琴煮鹤”之类的傻事,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不对后代欠账。正如网友所说,秦岭被“毁容”,是任其进行下去,还是坚决惩处相关责任人,我们拭目以待。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秦岭无闲草》在陕西佛坪首发 2011-08-24
· 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全面开工 2010-05-18
· 秦岭大巴山“经济断裂带”成最大障碍 2009-07-28
· 陕西秦岭发现70余公里长多金属矿田 2009-07-20
· 秦岭终南山隧道将于20日通车 2007-01-1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