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去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2452元,私营单位24556元。其中,私营单位“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平均工资仅为11738元,而非私营单位“金融业”平均工资达91364元。 这个统计数据反映了“两大差距”——首先是行业之间存在重大差距,如同是非私营单位,金融业9136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5倍,农、林、牧、渔业2039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8%;私营单位的金融业收入2.86万元,农、林、牧、渔业19223元。 其次,同一行业、不同产权属性的单位之间,职工收入差距也很大。金融业中非私营单位的职工收入超过了9万元,而私营单位的职工收入不到3万元,后者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IT行业非私营单位职工收入超过7万元,而私营单位职工收入平均3.5万元,后者只相当于前者的一半。 因此,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既存在着行业上的巨大失衡,也存在着由于单位产权权属上的不同所导致的不平衡。而这“两大差距”,可以看作是导致中国消费不旺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目前经济增速下滑局面的主要原因。 其实“非私营单位”,主要就是一些国有单位,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等,这些单位往往是大单位。而“私营单位”,则以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居多。在中国社会和经济中,后者的就业人数远远多于前者,因此社会消费的主力还是后者。那么,既然中国经济的希望在于内需,如果要让中国的消费能够有起色,必然需要让私营单位的职工群体的收入能够提高起来。 所以,如果要拉动中国经济,如果要让中国的消费兴旺起来,需要从消除这“两大差距”入手。当前各地为了提高GDP数据正在申报项目,未来批下来的项目总投资加起来可能不是小数目,对于未来一两年的经济可能要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居民收入分配也同样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于哪些项目应该上,上多大规模等,必须考虑上述“两大差距”的影响。 但我们看到,目前披露出来的多数项目,还是以大项目或“铁公基”为主。这些项目,导致资金流入大单位,也流入目前收入较高的行业,这可能会致使目前收入上的“两大差距”更加明显和扩大。同时,目前民营资本投资的渠道还不畅通,虽然出台了“新36条”和一些部门的实施细则等,但落实起来还有不少困难。各地重新膨胀的大项目投资,可能会对民营资本和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恶化目前中低收入行业和在私营单位就业的人群的收入,进而会对中国启动消费和经济增长不利。 目前启动的一些项目,既然要以“稳增长”为取向,就要注意防止扩大“两大差距”,尽量将资金向中小微企业投放,并开辟更多的面向民营资本的投资领域和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