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午举行的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治理大气污染,提升首都空气质量”的议案办理报告。今年年底前,PM2.5监测站点将达到35个左右,实时发布包括PM2.5在内的空气质量信息。在2020年之前,PM2.5的浓度将达到相当于密云水库的现状水平。(5月29日《北京晚报》)
PM2.5问题几个月来持续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就在三个月前,《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获得原则性通过,同时公布了八大治理措施。现在又提出“在2020年之前达到密云水库的现状水平”,无疑令人期待。
但说实话,要完成这个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从污染源的治理上来看,造成PM2.5污染的原因,北京市副市长洪峰曾在两会期间表示,北京市PM2.5的构成复杂:大概有22%以上是由机动车排放造成;将近17%是煤炭燃烧产生,包括锅炉供暖、老住户周边散煤的燃烧;有将近16%是施工带来的扬尘;还有24.5%是属于周边省份带来的影响。
看来,应对PM2.5,除了协调多个部门以外,还要应对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扬尘、汽油品质不高带来的污染,以及周边省份的污染扩散到北京等系列问题。
据《中国环境报》的报道,北京现有1.5亿平方米的建筑工地带来16%的污染,而城市的发展还在继续。
22%以上由机动车排放造成的污染,除了加大淘汰黄标车,加严新车排放标准外,还要继续提高油品升级步伐。北京市第五阶段《车用汽油》《车用柴油》地方标准将于5月31日正式实施,某种程度上对于PM2.5治理会带来正面影响。但是,这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仍然有待评估,而必要的情况下,或许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
此外,对PM2.5影响较大的重工业、燃煤企业等如何处置,也非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难题。
任务虽然艰巨,但北京在空气质量保障方面也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奥运经验”表明,对于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加强联防联控机制,提高联防联控能力,区域内各行政辖区协同控制,才能有效减少灰霾天数。
作为北京市民,期望PM2.5的治理进入科学的系统治理,且能得到有效的执行。那样才有希望在2020年,大家都能呼吸到如密云水库般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