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4-10 作者:赵学毅 来源:证券日报
|
|
|
“在职的727名基金经理中,平均从业年限为2.46年,且从业不满一年的嫩将占比高达25.31%”,这是《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本周一见报的独家数据。换句话说,投资者手中的基金,不到两年半就会物是人非。该数据折射出目前基金经理投资经验明显不足,若从形成投资风格的角度看,两年半尚不满足起码的形成风格的必要时间。 造成基金经理从业年限较短的直接原因是基金经理的频繁变更。对此,基金公司给出很多“充分”的理由,要么是业绩不佳导致掌门人压力过大,要么是基金扩容令基金经理供不应求,还有公司的公开说法是“完善投研体系建设”,这估计与投研团队的重新架构有很大关系。 虽然,基金换将的目的是让基金经理与其管理的基金规模以及契约投资风格相匹配,但这些“充分”理由未免令人生疑。 短期业绩不佳便主动跳槽,不得不说是基金经理在逃避责任,但若是被迫离岗,那便是基金公司考察其投资管理能力制度上的缺失,同样暴露了基金公司管理层和股东、董事会间理念和经营方式上不可协调的矛盾;基金扩容引发的基金经理跳槽,似乎更站不住脚,毕竟不少基金公司旗下的明星经理跳槽到对手旗下,甚至投奔私募,已经反映出基金公司内部管理的问题;完善投研体系建设一说,也不十分恰当,构建稳定的人才队伍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一蹴而就。 问题是,眼下基金经理跳槽风愈刮愈烈,包括摩根士丹利华鑫、信达澳银等在内的4家基金公司,已经没有从业超过4年的资深基金经理了。 从业不足2.5年的基金经理很难说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毕竟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是在长期投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此,笔者提出三个问题,权作是抛砖引玉,引发更睿智的讨论: 一、基金频频上演掌门人“变脸”戏法,靠一批“嫩将”何以保证价值投资的初衷?作为资本市场的最大投资机构,基金的投资风格与短期理财产品有何差别?在迷失价值投资风格后,基金会不会让亏损成为一种常态? 二、基金要有稳健的投资风格,需要基金公司内部团队的稳定。在基金公司高管变更或是股东变更的背景下,公司制度、投研文化、投资自由度以及投研流程能否与先前保持一致?打造一个稳定的团队,基金公司要有什么样的内部治理结构? 三、在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人才的缺口也渐渐扩大,单独埋怨基金公司抑或那些最终没有留在行业内的人并不理智,行业的生命力才是吸引人才的最终砝码。那么,我国基金业的监管制度是否需要变革?怎样完善基金公司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如何制定基金管理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