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阴霾”犹在,中国平安昨天(12月22日)继续下跌1.28%。沪深股市也继续震荡调整,沪综指依旧徘徊在2200点整数关口下方。原本,上市公司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通过市场进行再融资,无可厚非。但中国平安此次再融资为何会遭遇如此非议?
中国平安此次抛出26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正值沪深股市最低迷时期。市场本就不堪重负,却再度被无情伤害,不只是平安股价大跌,两市股指也受到牵连,震荡走低。
眼前这一幕,三年前的平安同样演绎过,而且有过之无不及。当时平安抛出高达1600亿元天量再融资,成为压垮市场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年沪深股市从高点回落,一路下跌至年终,股指跌去逾70%,“熊”冠全球。中国平安的再融资计划最终没能成行,股指下跌,投资亏损,却成为股民心中难以愈合的伤,至今仍隐隐作痛。当时,有市场人士这样评价:如果一个上市公司,明知道庞大的再融资计划是市场不可承受的,却一再坚持,抱着再融资计划不松手,达到近乎丧心病狂的程度,这样的公众公司是应该遭到唾弃的。
时隔三年,中国平安依旧一味地向市场“索取”,不考虑市场承受能力,亦不顾及广大投资者利益。虽然这260亿元,不如三年前的狮子大开口,但也足以让市场承受重压,更何况在今年6月,中国平安已在香港市场完成定向增发,筹资约20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60多亿元。才过了不到半年,中国平安又缺钱了。
在此次再融资公告中,中国平安惯例没有对资金用途进行详细披露,只表示募资以补充营运资金,支持集团各项业务发展。如此大规模融资,方案既出却具体项目不定,回报预期不明,只自顾自向市场伸手要钱。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中国平安雄心勃勃巨资收购欧洲富通,最终以亏损200亿元收场。收购失败有很多原因,但在投资者看来,公司管理层的不谨慎,难辞其咎,或许公司方面有作反思,但巨额资金挥霍了,却可以向市场再要,这样一来,恐怕今后再多的融资也是无法满足其“发展需要”的。
中国平安的再融资,一举一动之所以颇受市场关注,为投资者诟病,归根结底是中国平安的自私和不负责任,把股市当成“提款机”。也难怪在此次A股再融资方案抛出时,公司总经理任汇川还言之凿凿,从股价来看,H股融资价格更高,但因为在H股市场进行公开再融资极为复杂,审批障碍重重,所以舍高求低选择A股融资。也就是说,只要能拿到钱就好,价格高低、资金效率都并非关键,市场承受能力更不在考虑范围。
笔者以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怎么融、融多少,不仅有利益的问题,更要有一个“度”。再融资不仅要有利于上市公司,而且要有利于投资者,更要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平安等上市公司无“度”再融资,投资者完全可以联合起来采取相应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应该一次又一次地容忍,以致成为纵容。而股市的监管层,也应对此类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亮“红灯”,对上市公司融资更严格把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