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孙杰认为,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欧美经济体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势必要扩大出口,因而中国将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是必然的。在投资拉动不可持续,消费短期难以改善的情况下,中国应当在通胀与增长中寻求新的均衡,更要注重经济增长。
孙杰认为,美国经济在2010年增长势头平稳,但是从2011年开始增长明显下降,在高失业的压力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下降;失业率仍处于20年来的高位,而通货膨胀已经接近美联储的上限。这两个矛盾的信号使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策左右为难;危机冲击和经济刺激政策造成的财政赤字迅速推高美国国债水平,带来了主权信用危机的风险,政策空间用尽,经济增长的前景高度不确定;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可能性在上升,零利率和流动性过剩也可能成为一种常态,货币政策至少不会在2013年前收紧。
美国的情况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三方面影响,一是美国宽松货币政策造成中国资本流入,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果要抑制通货膨胀,那么要提高利率,而提高利率要增加资本流入的吸引力,这是一个矛盾的状态;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无就业复苏,加上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的预期,均会诱发新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保护主义;同时,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人民币升值造成出口下降,也增加了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
孙杰认为,在现在的情况下,美国要刺激经济增长,从宏观经济来看,消费是很难控制的,投资也很难控制,剩下的唯一道路就是增加出口。因此,中国当前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必然性。
而从欧洲方面来看,从2006年、2007年以后,欧洲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如果欧债危机带来了欧洲的经济衰退,毫无疑问,对中国贸易渠道的影响非常大。总的来看,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以肯定地说,不会比美国次贷危机那次的冲击更大,但是真正令人担心的是,如果由于欧债危机带动了美债危机,带动了全球经济第二次探底,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孙杰表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已经越来越紧迫。中国现在消费对GDP增长支撑越来越减弱,而投资越来越上升。2009年由于受外需迅速下降的影响,进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是负的,投资变成了一个绝对的拉动因素“任何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不可能单纯靠投资来支撑。投资之后形成产能,如果最后产出的产品不能被最终消费,不能出口,经济增长模式肯定要出问题。”孙杰表示。另外,中国大概在2014年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供给开始下降,这个时候单纯靠劳动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也会出现问题。
他认为,从长期的增长前景来看,中国内外需要进行交接。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投资不仅要维持原来的水平,而且还要不断加速才能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消费上,需要进行国民收入分配方面的改革,但这个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另外,在外需方面,随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和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需要,中国也需要改变依靠进口来推动经济增长这样一种经济模式。
孙杰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应当在通胀与增长中寻求新的均衡,要兼顾通货膨胀,但是更要注重经济增长。中国在改革当中付出了很多成本,而这个成本可能是经济增长当中的一些隐患,而这些隐患,只有靠经济增长来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