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房价不能只为平衡民众情绪
2011-10-26   作者:廖保平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天天喊调控房价,为啥政府从来不从土地供给,土地价格和税收减负上下点工夫呢?不从提高民众收入和减免个人购房税费,提高民众的购房可支付能力上下点工夫呢?政府到底是真想解决民众的住房,还是仅把房地产市场作为平衡经济增长与民众情绪的工具呢?”
  任志强这话说得狠而准,所谓市场调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限制购买和价格打压,而是按市场规律办事。我想我们应该还能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也是以限制商品购买和打压商品价格来保持市场稳定,可是终究不是办法。假如我们现在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仅仅是为了限制购买和打压价格,那么,一旦限购令放开,只会形成报复式的上涨。
  这样对比是想说,我们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并不是理顺价格的调控,不是从根源进行调控,而是压制性的调控,是末端阻截的调控。从根源上进行调控,就要像任志强所说的那样,政府不与民争利,也不与企业争利,从土地供给,土地价格和税收减负上下点工夫,不要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那是搞不好的。
  目前这种末端打压表面上看达到了一定的调控效果,一二线房屋量价齐跌,有报道说:“上海楼市引领全国降价潮”,沪上成交量跌至7年最低。但一二线城市房租大涨和三四线城市房价大涨也是事实,超发的货币总是要寻找出路,而且,大量的货币跑到三四线房市,没有全部跑到生活品市场来推高物价,已算是幸事,要不然,目前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将更加难看,公众的情绪更激烈。
  在货币超发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已经像是一个跷跷板,一头是房价,一头是CPI,一头翘起,另一头就下去。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可以融纳巨量资金的市场,资金进去,房价上涨,CPI较为平稳,一旦房地产市场对资金进行限入,海量的资金跑到生活品市场兴风作浪,必然推高CPI,让老百姓难以承受。
  如果我们认可商品房是一个市场,就应该按市场规律办事,如果我们认可保障房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就应该把心思放在提供保障上面来,真正解决民众的住房问题,即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把商品房市场作为平衡民众情绪的工具,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由此引发的行政对市场的强行干预,在短期是有用的,但从长期来看,一定会弊大于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深圳率先深调控 房价环比零增长 2011-07-19
· 调控房价需流淌“道德的血液” 2011-04-03
· 一线城市调控房价目标仍未出 2011-03-22
·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加效应有助调控房价 2011-02-19
· 调控房价该从土地财政着手了 2010-12-22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