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租房“共有产权”偏离保障房初衷
2011-09-26   作者:杨国英(财经评论人)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原本饱受诟病且试行不畅的“共有产权”模式,当下却风靡全国各地,被地方政府奉为建设保障房的圭臬。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今年全国10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给各地财政带来不小压力,为尽快回笼资金,一些地方开始尝试廉租房“共有产权”或直接出售廉租房的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廉租房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私有化”,由租房转化为变相购买廉价房。
  以上海为例,今年以“共有产权”模式建设的保障房,占上海全年保障房供应的47%,且早于7月底,共有产权房即已完成全年计划的72%。而青海省与之相比,更是将廉租房实行合同管理,明确廉租房可以实行“共有产权”制度。
  毫无疑问,共有产权房与公租房的本义相距甚远。
  共有产权房的关键点在于,房屋产权由保障户与政府共同所有,保障户所占产权的部分必须支付一定比例的购房款为前提,至于租金则是次要考虑;而公租房的本义,却是房屋产权由政府(或政府指定机构)全权所有,保障户没有产权亦无需支付任何形式的购房款,租金对于保障户而言则是重点考虑。
  据此,可以认定,从产权属性和关键诉求点出发,共有产权房更偏向于经济适用房,而非公租房。而就真正解决保障户的实际困难而言,显然公租房解决的面更宽、且更彻底。那为何地方政府在今年保障房建设的具体执行中,与“发挥公租房在保障性住房中作用”的既定方针,却发生如此严重的偏离呢?更何况,“共有产权”模式,早于2007年由江苏淮安主导的试验已被认定为失败。
  实际上,对于“发挥公租房在保障性住房中作用”既定方针的严重偏离,与其说是源于地方政府的主动创新,还不如说是源于地方政府无奈的选择。这种对“共有产权”模式的无奈选择,其根源即在于地方政府今年“财运不佳”,在面对数额巨大的保障房建设资金支出时,不得不进行变通。
  根据今年保障房建设1000万套进行核算,起码需要投入资金1.4万亿元左右。这其中,虽然中央财政补贴1000多亿元,但仍需地方政府财政支出4000亿元左右,余下的近9000亿元亦需要由地方政府负责融资筹集。而对于经受地产调控打压以及融资平台收紧的地方政府而言,这显然是不易完成的任务。
  但是,在今年保障房建设的既定目标面前,地方政府进度延缓的任何理由,均将受到问责。在今年2月由住建部代表国务院保障性安居住房工作协调小组,与各地政府启动的“保障房目标责任书”签订后,核定10月31日前各地政府必须完成针对保障房的所有分配任务,而且将保障房建设与地方主要官员的考核紧密挂钩。
  在保障房考核大棒压顶、考核大限临近之下,地方政府不得不施展“财技”,用“共有产权”模式来解决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困境。而这虽然偏离了今年保障房建设的初衷,但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受限、融资平台收紧的现实困境之下,相关部委不得不予以“宽容”放行。
  本轮“共有产权”模式主导的保障房建设,严重偏离了“发挥公租房在保障性住房中作用”的初衷。在这种与初衷严重偏离的背后,不仅更多的保障户可能因此得不到保障,更可能给地方政府产生谋利空间,甚至滋生腐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以金融创新推动公租房建设 2011-09-23
· 公租房将步入“拼单位”时代? 2011-09-23
· [关注]网民:公租房分配需突破“户籍樊篱” 2011-09-22
· 公租房需破三大难题 2011-09-21
· 公租房须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2011-09-2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