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新还旧不可能根治美债危机
2011-08-02   作者:倪金节(中国人保资产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倪金节

  终于,在美债违约大限8月2日前一天,美国两党达成协议。一方面继续提高债务上限,另一方面在未来10年内削减赤字2.5万亿美元。在经历了近3个月的旷日持久的谈判之后,美债暂时规避了违约的风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两党就能“一劳永逸”,而这只是今后更大麻烦的铺垫。今日的国债上限规模,是在美国政府过去10年10次上调的基础上完成的,只要美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发生实质性改变,美国国债将会很快再次触及此次上调的上限,到时候不得不再度迎来一场两党的国债上限谈判大战。
  此次两党达成的未来大规模“减赤”,算是协议之中最让人值得期待的故事。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美国政客看到了“寅吃卯粮”模式的难以为继,在继续提高债务上限的同时,必须设法开源节流,方能对冲掉不断膨胀的债务增量,以将国债市场的风险控制在适度范围之内。不过,在美国经济增速依旧疲惫不堪、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时刻,大规模“减赤”以节流和大幅度“增税”以开源的理想,注定是一件难完成的任务。
  目前,美国政府赤字大幅度上升主要拜金融危机所赐,虽然小布什时代就已结束了克林顿时期的财政盈余状态,但造成今日美债市场规模激增,其根源还是在于政府寄希望于举债、货币超发来刺激经济复苏。这两年,美国举债度日成家常便饭。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余额与GDP的占比早已经突破了90%以上。而这一切,无不与眼下风行各国的“新泡沫救旧泡沫”的注射货币吗啡逻辑如出一辙。
  理论和实践都将证明,借新还旧的本质不过是“庞氏骗局”,无止尽地提高债务上限,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一旦美国国债上限提高到一定程度,比如债务GDP比触及100%,那么到时候美国无论是财政收入,还是国家信用都将无法再担保债务上限的继续上调。现在,这一比例已高达94%,到时候,被《福布斯》杂志称之为世界七大泡沫之一的美国国债市场的违约也就是早晚的事。这次美国两党达成协议,不过是将清算时间尽可能延长而已。
  本质上来看,此轮金融危机的爆发标志着“全球化红利”模式的终结。笔者总结的全球化红利为:一边是以亚洲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高储蓄,制造业欣欣向荣,多生产少消费;另一边是美欧的高消费,制造业快速萎缩,少生产多消费,主要依赖金融市场繁荣、低储蓄高负债来维持从新兴市场源源不断地攫取发展红利。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模式开始左右着世界经济的运行。世界经济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供应廉价工业产品,和IT革命带来生产力提高的带动下,得以维持年均涨幅2%到3%的稳定物价水平,但现在以劳动力为代表的全球生产要素价格都在急剧上升,持续十多年的全球化红利濒临枯竭。当此之际,持续20多年的“新兴市场——美欧经济体”互补式增长模式不得不走向终结。
  要想彻底解决美国债务危机,美国经济真正实现复苏,肯定不能依赖不断提高债务上限借新还旧,不是美联储用“直升机撒钱”这样的逻辑所能解决的。从经济运行的本质来看,只有当美国家庭的去杠杆化逐渐完成,家庭资产负债表能够平衡,并且让制造业复兴,增加就业岗位,让美国居民的收入来源更为广泛,使得美国居民的损益表也能逐步平衡,美国的消费率大幅度下降才不至于影响美国经济正常运行,那时候的美国经济或许才能获得真正长久的经济复苏,债务危机才能迎刃而解。
  从中国自身的角度来看,在经历了金融海啸和此次美债违约风险惊魂之后,目前重新调整外汇资产的投资结构,实乃明智之举。将过多的外汇储备放在美元篮子里,实在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美债在未来几年所面临的风险一点不比此次小,倒逼我们再也不能继续死抱美债不放。
  这些年,民间呼吁最为强烈的投资黄金、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呼声一直不减。是时候了,在资源为王的时代,储备战略资源必须提上日程。当然,比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更为紧迫的事情,是想方设法降低外汇储备膨胀的速度,不能再以几乎“一年一倍”的超高速堆积(2004年到2011年,外储增长7年7倍)。调整外汇投资结构,同时减少外汇规模,是必须两手同时进行的事情,舍弃一个,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都可能陷入大危机之中。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美债危机警示中国外储多元化要提速 2011-08-02
· 不必过度解读美债困局 2011-08-02
· [经参时评] 治通胀若烹小鲜 2011-08-12
· 杨英杰:第一要务是稳定物价 2011-08-11
· 平抑物价需要“民生杠杆” 2011-08-11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