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日前报道出清华大学大规模给教师分房的消息。据称,校长顾秉林此前就曾宣布,清华将在百年校庆后给教师大规模分房,教师将以市场价的1/3-1/2购买这些住房。其中,首批1000套已建成将分给教师,另外还有近5000套的建房计划。 一位经济专家告诉记者,清华此举和此前曝光的中石油“团购经适房”一样,没有什么差别。此外,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也评价说:“我们用一个低于市场的价格去建房买房,那么这个差额从哪来呢?有人捡了便宜,但这个便宜是谁的损失呢?很显然,这部分差额由普通购房者埋单。” 当多数人忍受着高房价的炙烤,清华大规模分房当然很是刺眼。畸形楼市引发的普遍不满,加之福利房历来暧昧的存在,使得民众心底的相对剥夺感被一再加剧。在此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语境下,较之房价所造成的、大范围的事实贫困,不平等的、因人而异的住房政策更加让人不可接受。一旦特殊群体的住房福利,是以牺牲一般购房者利益为代价,所谓高房价注定将加剧社会的分化与断裂。 虽然专家认为,清华分房之性质和中石油“团购经适房”一样,但是,公众依旧可以发现两者的些许差别。一来,垄断企业的既得利益者与大学教师不可同日而语。基于对人才的尊重,“高知低薪”的讲师、教授们,当然有理由享受多于常人的福利;再者,清华分房乃是“集资合作建房”,而非如中石油一样歪曲保障房政策与民争利。面对质疑,顾秉林校长的回应可谓精到,“没有比政策所允许的多一步或少一步”。 现实来看,一味炮轰清华毫无意义。既然政策设计,为某些群体预留了后门,公众又怎能奢望其不充分利用呢?针对“分房门”,民众和专家看似有太多理由加以批判。但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清华的种种运作确乎合法合规……人们对福利分房的愤怒与指责,多半是从道义立场出发、以空泛的公平诉求为据。只是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先天差异化的规则面前,声势浩大的民意呼声和道德指摘,也难免变得底气不足、奄奄一息。 总不能盼着清华人因为道德自觉,而放弃唾手可得、政策允许的住房福利吧!事实上,是不平等的规则设定,而非利用规则的清华管理者,造成了不同人群差之万里的命运。当绝大多数城市人,只能通过商品房实现安居梦之时,高校却可以坐享“自建房”、“福利分房”的优待。所谓“土地划拨”和“集资合作建房”,在造就少数幸运儿的同时,也以其超高门槛剥夺了更多人利益均沾的机会。 一方面,房价虚火久烧不退,几番调控仍是收效甚微。且既有规则将大多数民众,死死捆绑于失序的市场之内;另一方面,通过特设的“后门”,极少数人群得以逃离房市盘剥、早早潇洒上岸。高房价的苦酒,正选择性让公众吞饮。而“解酒的灵药”,却一贯被某些宠儿独享、专用。若“土地划拨”、“集资建房”一类的政策,仍旧仅仅惠及某些小群体,那么,异常强势的楼市,不仅是无度吸金的怪兽,更是逼迫社会阶层分化的鸿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