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理普京5月28日在莫斯科表示,俄政府将从今年7月1日起取消去年出台的粮食出口禁令。联想到近期因世界多个地区大旱引发的对粮食减产的担忧,“粮食安全”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粮食安全”这一命题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之后,其内涵不断丰富、延伸:从世界到国家、再到家庭粮食安全;从数量到质量、再到消费粮食安全;及至2001年,在德国波恩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大会,又提出粮食可持续安全的概念。 所谓粮食可持续安全,可以表述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能动态地、充足地供给当代和后代居民质量合格的粮食,以保障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地从事各项活动。概括地说,这个问题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代际性、生态性、准公共品性等特点。如果深入解读粮食可持续安全,其新内涵具有以下要点:以宏观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统一为指导思想,以改善和保持良好自然环境、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为前提,以科学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粮食稳定增产为基础,以健全的现代市场体系高效供应为关键,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为途径,以充分满足当代及后代的粮食合理需求结构为目标。 对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可持续安全,要警钟长鸣,未雨绸缪。因为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令人担忧。一是粮食总需求的增长依然呈刚性。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加,每年新增8296万人,2011年全球人口将突破70亿,导致粮食需求持续扩张。二是粮食产销分布不平衡格局仍未根本改变。发达国家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其粮食占有量却高达2∕3左右。与此相对照,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3,粮食占有量则仅为1∕3左右。三是世界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在后危机时代,国际投机资本流入粮食等大宗商品领域,粮食的金融属性表现得愈加突出,其不确定性也随之增长。四是生产燃料乙醇消耗的粮食有增无减,导致“与人争粮”的矛盾加剧,世界粮价跌宕起伏。五是全球严重自然灾害频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诱发大范围的严重干旱、洪涝、冻害、飓风等灾难频发,成为粮食大幅减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六是自然资源的约束性日益加重。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耕地和水源的人均数量趋减,尤其水危机,成为农业和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严重局限。面对制约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种种因素,我们必须防患未然,采取综合性和战略性举措,不断加强世界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基础。 确保粮食可持续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农业粮食生产系统、贸易供给系统、社会需求系统、社会保障系统、人口经济系统和环境生态系统等六大系统的协调统一。此外,还应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开拓“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低污染,高品质”的农业粮食发展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坚持走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道路,减轻和防止水源、土壤及海岸的污染,使之可持续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