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唐王镇一位名叫韩进的村民最近因种植卷心菜亏本自杀。六亩多地的卷心菜是这个家仅有的经济支柱,但现在才刚刚卖出不到一亩,且每斤只能卖上八分钱。去年,韩进听人家说养殖赚钱,借了一万块钱买了一些小羊,不料小羊染上瘟疫,一万元赔得精光。今年他又将家里六亩多地全都种上了卷心菜,没想到卷心菜价格如此低迷,韩进本来破碎的心再次遭到重击。面对已经抽薹蹿花变得一文不值的卷心菜,这位汉子最终以上吊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村民韩进的悲怆遭遇,令人心酸与痛心。他依靠养殖和种植的致富梦想接连破灭,无不折射出大市场中小农经济抗风险能力的薄弱。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也不同情弱者。但是,如果弱者的处境不仅源于自身实力,更源于一种不公平的机制,就有必要追问市场背后的行政伦理。 国家发改委官员近日表示,蔬菜价格在过去十年涨了两三倍有余,也成为助推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国家发改委准备在全国分步骤在生产、流通、销售三个环节稳定蔬菜价格,总体而言是顺应民意的务实之举,但把蔬菜价格上涨提升为“助推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却过于笼统。至少对沿袭传统耕作方式的小农而言,他们没有动机也没有实力去“助推物价上涨”。他们不仅没能从“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的菜价中分得一杯羹,反而使自己在大市场的漩涡中显得更加局促和脆弱。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思路,降低菜价的措施主要包括,在蔬菜的生产环节,补贴大棚;在蔬菜的流通环节,补贴冷库;在销售环节,推广农超对接,开平价商店。应该说这种思路是缜密的,但不难发现,这些措施对于以小农经济模式从事生产的农民而言,他们仍然得不到任何实惠。 时下蔬菜市场看似矛盾的现象是,市场始端菜价低迷,小农种植利润微薄而风险巨大,同时城市居民又高喊菜价太高。姑且不论资本玩家对“豆你玩”、“蒜你狠”之类的爆炒,就以生产、流通和销售三环节而言,流通和销售环节的高额利润,已经严重挤压生产环节的利润空间,田间地头的价格和装进菜篮子的价格相差数倍。在这种背景下,大棚生产尚能依靠规模优势和国家补贴保障一定的利润,分散种植的小农,就难逃“长久地站在齐腰深的河水中”的处境。 蔬菜供应既是市场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从这个角度说,各级政府增加对“菜篮子工程”的投入,有关职能部门从各个环节致力于降低成本,值得称道。但市场本身十分复杂,各个利益主体抗市场风险能力有强有弱,政府以行政之手介入价格调控时,不仅应该照顾强者,更应该扶助弱者。同样是生产者,分散的小农种植肯定无力与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程度很高的大棚生产抗衡。同时,小农种植在与流通和销售企业打交道时,谈判地位也难以对等。既然如此,政府应该以务实的措施帮助大批小农耕种者生存发展,而不是对这个庞大群体遗忘和冷落。 提高大批小农的市场竞争力,政府有太多的措施可以跟进。比如,直接给从事蔬菜生产的小农发补贴,比如提高小农的组织化程度,再比如为小农进入农超对接穿针引线。政府应直面韩进们的命运,这无论对利益均衡还是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而言,都是一记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