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补偿机制 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2011-03-30   作者:刘军民(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号

  2011年是医改攻坚年,需要进一步厘清改革思路,增进改革共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政策补偿机制,重点控制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

  公立医院是体现卫生事业公益性的重要载体,是群众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也是此次医改的重要“战场”。2011年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更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速的关键一年。在这改革攻坚时期,需要进一步厘清改革思路,增进改革共识,把握好实施路径,抓好改革重点,以加快完善财政投入政策和补偿机制为抓手,统筹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

  改革思路:上下联动,外加压力,内增活力,重塑激励

  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医改中公认的难点,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容低估,也因此被视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水区。2011年的改革任务就是要加快统一认识,增进共识,将改革思路和政策细化到具体政策举措和操作规程上,贯彻到具体的改革实践中。
  一是上下联动。核心内容是要把公立医院改革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统筹考虑。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之间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支持。采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多种形式,综合运用医保支付、医药服务价格调整、财政投入等政策,鼓励大医院医生到基层出诊,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格局。
  二是要外加压力。没要压力就没有改革进步的动力。强化区域卫生规划,新增医疗资源应优先考虑社会资本,鼓励社会力量办医,使民营医院在税收、医保定点等方面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国民待遇”,促进医疗服务的有序竞争,以形成对公立医院的“倒逼”机制,促使改革必须推进,不改革就没有发展,不改革就要被淘汰。
  三要内增活力。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落实医院的独立法人自主地位,赋予公立医院人事管理权和收入分配权,加快内部用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激发医疗机构强化内部管理,合理控制医疗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内生增长”之路。
  四要重塑激励,强化动力。公立医院运行最大的弊端是利益相关方缺乏正向的激励机制:医生“行医”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只能靠以药加成养医,甚至走上开大处方、吃药品回扣等畸形道路上,使得国家财政、医保基金和患者为此背负了不合理的高额费用。很显然,这是一个各方皆输的博弈格局。因此,必须多管齐下,重塑激励机制,正视并保障医务人员的合理利益,满足其“经济人”与“社会人”的双重需求。

  改革路径:整体设计,综合改革,统筹推进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方、需求方、管理方、保障方等各方利益的再调整,涉及管理体制、治理结构、人事和分配制度、付费机制、监管机制等诸多方面。攻克公立医院改革堡垒,必须要在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等重点难点问题上狠下功夫,取得突破。单一环节的改革难以奏效,单就某方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但无助于从根源上解决公立医院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而且相关成本的转嫁将进一步加大政府和社会的负担,加剧“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需要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建立职能边界清晰、权利责任明确、激励约束有效的新的机制。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不是单一方面的单兵突进,而是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
  因此,在改革路径的把握上,必须整体设计,综合改革,协同推进。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要以“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为指导思想,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改革补偿机制,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进行以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绩效考核、优质护理服务、支付方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施临床路径、推进信息化建设等为重点的综合改革试点。

  财政投入:加大力度,明确重点,创新机制

  政府既要加大投入力度,更需要在明确投入重点、创新投入机制、优化投入方式上下功夫。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支持。2010年,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医疗卫生的1217亿元专款中,安排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3.2亿元。今年,各级政府要加大公立医院改革投入,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积极支持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院信息化建设。
  二是明确重点,清晰厘定财政补助公立医院的项目范围。根据医改方案,财政对于公立医院的投入职责,主要涵盖六个方面:一是支持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费用,二是支持公立医院的大型设备购置费用,三是支持公立医院的重点学科发展费用,四是支持公立医院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五是对公立医院的政策性亏损给予补偿,六是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如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另外,政府还将支持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的改革,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支持公立医院逐步取消药品加成。
  三是创新投入机制,优化投入方式。政府卫生投入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卫生投入效率,而效率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入方式和管理机制。因此,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应遵从“成本—效益”原则,切实转变卫生投入方式。一方面,要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直接补助需方等多种形式,变“养人办事”为“办事养人”,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率;另一方面,对公立医院主要以服务量和工作绩效的考核情况来进行补偿,体现促进效率和奖惩分明的激励性原则。新的机制要着力引导医院和医务人员应主要通过增加服务数量、改善服务质量、合理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来获得合理的报酬,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要加强和优化考核,主要考核医疗卫生机构的任务完成情况,并以产出性和结果性考核指标为主,在此基础上核定政府应给予的投入补助。

  补偿新机制:一个取消,一个增设,一个调整

  在完善补偿机制方面,核心是要改革以药补医机制。总体要求是要围绕“一个取消、一个增设、一个调整”,建立公立医院费用补偿的新机制,即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对公立医院由此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
  一是稳妥地增设药事服务费。药事成本的科学核算,涉及到药房直接成本核算和间接成本的分摊,再确定简便易行的收取方法。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同时鼓励以收付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解决以药补医问题。在增设药事服务费的过程中,应配套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避免分解处方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并要防止 “增设药事服务费” 成为“取消药品加成”的变相替换。
  二是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合理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政府出资购置的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按扣除折旧后的成本制定检查价格;植(介)入类医用耗材实行集中招标采购,以省(区、市)为单位逐步推开;加强医用耗材的价格管理。所有医疗机构都要采取适当方式公示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研究制定改革医疗服务收费方式的指导意见,开展按病种等收费方式改革试点,探索有利于控制费用、公开透明、方便操作的医疗服务收费方式。
  在落实经常性运行经费的补偿机制外,政府还应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历史债务化解和政策性亏损等方面安排专项补贴和给予投入保障。

  改革重点:控制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公立医院是群众“看病贵”问题反映最为强烈的矛盾集合点。因此,必须要把控制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放在公立医院改革的突出位置。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要把控制费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控制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以及一些重点专科医疗费用较快上涨的现象。
  具体手段包括:探索多种基本医疗保障付费方式改革,大力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探索由基本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与公立医院通过谈判方式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严格考核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备药率、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等指标;尽快在公立医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办法,推进一般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降低采购成本和采购价格;强化医院财务管理,实施成本核算与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医药费用的监管控制,将相关费用增长率和药费占比等指标,纳入公立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核范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公立医院要公益国家必须给补偿 2011-03-06
· 苹果供应商致残员工称离职才能拿补偿金 2011-02-18
· 房屋征收补偿将更加公平 2011-01-25
· 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全文) 2011-01-20
· 皖浙跨省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2010-12-22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