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通货膨胀要有新视角
经济学家讨论物价走势
2011-03-18   作者:记者 方烨/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吴晓求:应对通胀货币政策要有新思路
    我国货币政策调整需要有宏观经济视野。频繁操作货币政策,期望货币政策既调节基础又调节供给的想法是错误的。我国现阶段的CPI增长会有一个很长的动态区域,这就需要对中国经济环境内外有很深入的把握才能理解。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我国面临着改革开放30年来最复杂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需要有新思路,当前的货币政策操作过于频繁,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埋下潜在风险。
  吴晓求称,面对当前的通胀问题,在货币政策方面首先要管理数量供给。他不赞成过快过多地提高利率,也不认为提高利率能有效地治理通胀。因为提高利率客观上会带来更大的外汇占比,比提高利率所收缩的流动性要大得多。他认为这次货币的调控机制应该退居次要地位,常态化工具是存款准备金率,最后是进行央行票据的微观调节。
  吴晓求说,我国货币政策调整需要有宏观经济视野。频繁操作货币政策,期望货币政策既调节基础又调节供给的想法是错误的。我国现阶段的CPI增长会有一个很长的动态区域,这就需要对中国经济环境内外有很深入的把握才能理解。当前的货币政策还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货币政策的操作需要3到6个月的时间才会在价格上体现出来,而过于急于求成会为后续的经济发展埋下潜在的风险,使得未来的经济可能会出现某种幅度的大波动。这样下去,可能到今年8-10月,又要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就可能导致我国的经济周期变得越来越短:第一年增长,第二年控制,第三年又要刺激。
  第二个问题就是缺乏前瞻性,不知道该如何在现阶段实现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动态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CPI上涨基本是常态化的。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一是经济净值的提升,二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第三就一定是价格水平的上升。所以想指望CPI很低是不现实的,应该让居民的收入提升超过价格的提升。
  第三个问题是货币政策功能被无限放大,货币政策本身不能对供给发生多大的影响,还应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来刺激供给的增长。
  吴晓求认为,我国当前的通胀主要是输入性的通胀。这次通胀的现实起点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也是通胀的第一级推动力。第二级推动力是中国过去两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最后让通胀成为现实的就是自然灾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供给性因素,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就成了这次通胀的第三级推动力。


123456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治通胀 改善流通渠道是根本 2011-03-17
· 治通胀要搭准脉下对药 2011-03-17
· 通胀“釜底”还有多少“薪柴” 2011-03-17
· 杨农:发展债市有效缓解通胀压力 2011-03-17
· 阎岳:通胀“釜底”还有多少“薪柴” 2011-03-17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