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和中东地区乱局刺激油价扶摇直上。纽约油价正与100美元的心理关口“搏斗”,而伦敦布伦特原油更是冲上110美元。以往落后于纽约的伦敦油价这次跑得更快,主要原因是欧洲更依赖北非和中东的原油供应。数据显示,利比亚90%的原油用于出口,其中85%供应欧洲,只有5%输往美国。原油价格飙涨不由得让人担忧通胀率随之走高,而通胀率又牵着欧美央行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本周在国会进行半年度证词陈述时将无法回避这一问题。欧洲央行于周四举行利率会议,预计也将评判油价是否已构成紧迫的威胁。油价会不会迫使欧美央行提前加息?在我们看来,这种可能性不大。 第一、欧美经济复苏仍需货币政策的“保驾护航”。去年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喜人,经济数据捷报频传,美联储最关心的失业率也从9.8%大幅下降至9%。不过,失业率大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许多人退出就业市场,而不被算在失业人口中。同时,岗位空缺数量也远低于历史正常水平。因此,美联储还没到可以松口气的时候。 欧洲的情况则更为严峻,削减赤字的要求使欧洲诸国纷纷推行紧缩的财政政策,这已直接导致以希腊为首的欧元区边缘国家经济出现小幅下滑。2月15日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更是显示,由于寒冷天气导致德国产出受限,且法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人意料地陷入停滞状态,使去年四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速低于预期。这种时候,欧洲央行岂能轻举妄动? 第二、石油价格的冲高很可能难以持久。这一轮油价上涨很大程度是由恐慌情绪导致的。从基本面上看,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2月上旬,OECD国家的石油库存足够保证59天的消费,高于历史平均值的55天。利比亚事件后,沙特已开始增加石油供应,并承诺随时准备增产。同时,美国的石油库存也持续6周增长。实际上,在埃及动荡引发的那波行情中,纽约油价就随着局势的明朗,从91美元上方迅速回落至85美元附近。因此,当卡扎菲和反对派的缠斗见分晓时,很有可能触发大量投机性仓位的获利回吐,从而使油价再坐一次“过山车”。 第三、欧美决策层加息意愿并不强烈。多位美联储官员25日表示,唯有在油价上涨效应扩散至其他更为广泛的领域时,美联储才会作出回应。更何况,美联储现在仍在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QE2),连提前终结QE2的意思都没有,何来加息?另一方面,美国若想平抑油价,并不需要动用加息这一“重武器”。25日,美国众议院的三名议员就上书白宫,建议释放部分战略储备用油加以应对。美国财长盖特纳也表示,主要经济体拥有足够多的石油储备,完全可以应对石油供应的暂时中断。退一步讲,若事态恶化,美国政府还可以干预石油供应。相比之下,欧洲则略为被动一些。欧元区1月份通胀率已突破欧洲央行2%的警戒线,达到2.4%。不过,从德国人淡出欧洲央行行长之争可看出,欧洲央行的独立性和反通胀立场可能会有所软化。 总之,油价飙升为欧美货币政策增添了变数,但从当前经济形势和决策者意愿看,欧美央行都不大可能因为此次冲击而提前加息,美欧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