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真购房限购令需补漏
2011-02-22   作者:刘乃康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弟子规》有言“德有伤,贻亲羞”。咱总不能为了敛财和致富就到了把“那啥”当做“那啥”使的地步吧?
  北京市海淀法院日前发出警示:针对当下一些人想钻房产调控政策的空子,试图通过假离婚、假登记、假社保等方式,规避房产调控“限购令”,以达到骗购住房的行为,用三个案例“现身说法”,不仅告诫了那些想动歪脑筋的人不要自作聪明,以免破财招恶心;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爱情、亲情、友情在遭遇现实利益诱惑情形下的重新咂摸。
  以上三种作假行为,无一不是想钻政策的空子,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用世间最为可贵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作筹码,让爱情、亲情、友情等统统沦为个人敛财甚或私欲膨胀的工具。但人算往往不及天算,从法院揭示的三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双方默契地合作与最后的皆大欢喜,而是一个又一个的“背信弃义”乃至反目成仇。
  其实,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追求财富的愿望都无可厚非。但凡事皆要有度,更要有节,不能失守诚信与道德的底线,不能一味只被心中的欲望牵引。
  当然,“假离婚,假登记,假社保”,也有“真的”一面;那就是:假的只是两个人私下默契与交易产生的行为,而真的却是履行了一整套严格而规范的手续。但是,这个“真手续”却往往保护不了在这个交易过程中的真正的目的。当默契中的一方,尤其是被假借的那一方“不仗义”或者“玩猫腻”时,假借的那一方则往往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所有在爱情、亲情和友情粉饰下的泡影,在白纸黑字的法律文件面前倏然破灭。
  有网友戏言:北京籍贯男女今后可以出租结婚证,用购房佣金发财致富了。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对此仅是一哂,未必会当真。且不说相关法律规定会对此有诸多限制,就是从心理与道德层面,又有哪个人能有如此的“气度与胸襟”呢?《弟子规》有言“德有伤,贻亲羞”。咱总不能为了敛财和致富就到了把“那啥”当做“那啥”使的地步吧?
  再回到海淀法院的警示,可见有关各方用心良苦。如此警示,不仅有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乃至“丑话说在前头”等法律层面的提醒规劝,也有对欲用上述各招购房者的设身处地着想与苦口婆心。但这还不够,既然有人在钻政策的空子抖机灵,那么如何补漏?给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最严限购令严不严 还要看执行期限 2011-02-19
· 青岛楼市限购令出台 2套及以上住房家庭暂停购房 2011-02-19
· 南宁“邕八条”:楼市“限购令”还有点儿温柔 2011-02-18
· 京版"国八条"祭出最严限购令 2011-02-17
· “限购令”缘何难以击中高房价的命门 2011-02-17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十二五”开好局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思想]通胀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杀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