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农民工似乎成了稀缺资源,各地为争夺农民工各出奇招的新闻不断见诸媒体: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下达了招人指标,并到车站、码头围追堵截,意欲留住本地农民工。有企业到南京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客流密集的地方截留民工。 然而,对当前“民工荒”现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企业没有必要发慌。 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在某个时刻农村劳动力由过剩转为短缺。这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刘易斯拐点”。在特定的时候中国确实出现了企业招工难现象。一些经济学家断言中国已进入“刘易斯拐点”时期,“民工荒”问题将会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然而,2004年以来“民工荒”的话题就不时出现,但现实中从未真正有过因用工荒而致企业走入绝路的案例。 回顾“民工荒”成为热点话题的时间节点,可以发现,这个话题绝大多数都是在长假过后尤其春节长假后才引起热议。今年春节也不例外。 因为,少有企业同农民工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往往是短期用工行为,很难约束农民工按时按点返回工作岗位。一定程度上,春节等假期往往是农民工“下岗再就业”的时间节点。而近年来农民经济状况普遍改善,他们已不再急着找工作,长假过后更加从容;新生代农民工找工作时考虑的因素更多。因此,农民工已沉得住气。 然而,企业开工是由市场决定的,不能耽搁。一方面是农民工从容不迫的态度,另一方面是企业迫切开工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在春节等长假后就凸显出来,并有人为夸大的嫌疑。这也就是每年春节长假之后出现所谓“民工荒”的重要原因。 从常识看,如果上一年不存在“民工荒”问题,仅仅过了一个春节,世界上也并未发生特殊的重大事件,就立刻出现“民工荒”,在道理上也讲不通。难道在短短几天内,农民就大幅度减少,或普遍变得懒惰不愿再出来打工?如果出现这种状况,只能说明世界已变得疯狂。 实际上,在这个春节长假节点上,企业用工只不过出现了短暂“休眠期”。过了正月十五才能判断是否真正出现了“民工荒”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发生变化,“刘易斯拐点”问题可能临近。但随着经济转型和企业用工方式转变,短时间内爆发用工短缺的现象可能性非常小。世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韩伟森和巴克莱资本中国经济研究主管彭文生都认为,“刘易斯拐点”可能是持续多年的渐进过程或转折阶段,而不是一个突然的变化。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认为,现在断言中国剩余劳动力消失还为时过早,不仅在农村,城市也有剩余劳动力。 当然,即便当前“民工荒”是个伪命题、“刘易斯”拐点不会突然出现,对企业来说,也应高度重视用工问题,对当前农民工的变化进行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比如改变过去一贯实行的短期用工模式,同农民工签订长期劳动合同,改善农民工待遇,认真遵守《劳动合同法》。这都有利于解决在特定时间内用工短缺问题。(摘编自作者搜狐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