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和财政部日前出台了明确意见,今年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新京报》2月11日)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无疑让公共图书馆名至实归、回归其“公共”本位的一个基本要求。所谓“公共图书馆”,顾名思义也即公众普遍“公有”、“共享”的图书馆,而如果公共图书馆仍然坚持收费甚至高收费,那些经济拮据、收入有限的社会群体被排除在外,那么其“公有”、“共享”本性,难免名不副实。 实行“免费”后,“公共图书馆”供给本身的充足性、可及性,图书馆以及馆藏图书是否足够充裕、丰富,同样不可或缺。毋庸讳言,这一方面正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现状的一大短板。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有0.5册。而按国际标准,平均2万人中应该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应为2册。与此同时,在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经费上,我们也显得十分寒碜——2008年全国人均购书经费仅为0.794元,而据文化部此前统计,全国2500多个县中有700多个县级图书馆没有一分钱购书费,“书架上都是陈旧书,占总数的27.2%。” 如果图书馆本身数量匮乏、藏书规模有限、图书更新缓慢,那么即使实现了“免费”,其应有的公共价值也是不尽如人意的——既很难吸引公众主动走进图书馆,也无法充分满足那些进入图书馆的读者的求知需求。也就是说,公共图书馆的“免费”,不能只是单纯表面的“免费”,还需要更加丰厚的公共投入予以支撑。一方面,需要通过增加公共投入建设更多的图书馆,提高单位人群的图书馆拥有量;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增加公共投入确保图书馆购书经费的充裕,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藏书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各种图书的便捷可及性。 据调查,目前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欠发达、公共投入不足、图书馆数量稀少、图书有限,无疑是其“病源”。 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投入之所以不足,不是因为我们“差钱”。2010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全部政府收入更是突破10万亿。这种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投入仍然显得十分寒酸微薄,只能说明,目前我们的公共财政本身的公共性同样也是不到位的,没有真正实现公共财政应有的“公共参与”、“公共审议”、“公共监督”——公共资金投入使用过程中,公众的知情、参与、表达、监督等公共权利还没有得到兑现落实。 公共图书馆究竟能够多大程度上实现“公共”?必须看到,不是免费就万事大吉,还要保障供给充足,归根结底,其实还看公共财政投入的程度。后者投入的程度越高、前者希冀的理想才能达到。“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这一文明不仅是图书馆本身代表的知识文明、教育文明,亦是公共财政所反映的政治文明、制度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