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假蛋真相》,揭露部分制假者打着“人造鸡蛋技术”的幌子骗取培训费。造假者的见利忘义令人愤慨,另一个细节同样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有关部门在谁来监管人造鸡蛋问题上都“点别人的将”,坚称“和自己无关”。 且看他们的表态: 北京市工商局丰台分局工作人员:“我觉得是不是由技术监督局来认定。” 12365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投诉举报热线:“农业局,鸡蛋是属于农产品。” 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农业部门不管人造,它已经不是从鸡体内产出来的对象了,这完完全全属于工商部门管的事。” …… 这些年,在网上、街头,传授人造鸡蛋技术的广告随处可见,相关报道也不时见诸媒体,这一不法行为几乎是以公开的方式在进行。在百度网站搜索“人造鸡蛋”,有711万多个网页,大多数内容都和“造假”、“骗局”有关。百姓受其害时间之长,由此可见一斑。之前曾对造假者何以如此肆无忌惮感到困惑,看完央视节目,一切全明白了:原来没人管——有哪个部门会去管“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呢? 社会转型期,少数不法之徒利欲熏心疯狂造假,难以完全避免。但只要有关部门恪尽职守,不法行为一露头就坚决打击,不法分子就会心存忌惮,百姓也会对这些造假行为的惩治、取缔充满信心。遗憾的是,百姓的信心却不时被有关部门的不作为所销蚀。 从现实看,如果查处某一非法行为的职责专属于某个部门,工作一般能积极主动。一旦分工不甚明确、各部门职能有交叉,互相推诿则往往成为常态。比如,“19个部门管不好一个井盖”、“七八个部门管不好地沟油”。前不久的“奶粉激素风波”,一个重要诱因就是消费者“检测无门”。 应该承认,出现互相推诿现象,确有职责不明的因素。拿人造鸡蛋来说,如果有关规定明确这事儿归哪个部门管,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扯皮。这提醒我们,在相关立法工作中,划定职能部门分工应力求明确、具体,避免职能上的交叉。但这恐怕也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在现实当中,职能的交叉不仅难以完全避免,有时甚至是形成执法合力的需要。此时,以什么样的态度、精神去对待,就显得至关重要。 职能交叉,往往意味着不同部门都有查处职责。同样是在一些“职能交叉”领域,我们却看到许多部门在“抢着管”,比如在审批发证环节,比如在开发收费的时候。可见,所谓“监管真空”,固然有职责分工不明的因素,但那些“和自己无关”的表态,其原因可能远不止“职责不明”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担当,积极开展本职工作,切实维护人民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