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养老金标准,能缓解企业退休人员在物价高压下的处境。从长远来看,囊括所有达到退休年龄人员,摒弃身份、户籍、工作单位的统一养老金体制是未来改革的目标。 2010年,对于发明了“蒜你狠”、“豆你玩”等诸多与涨价有关的新鲜词汇的中国人来说,有钱人也许能把这当作一种谈资,但对于多数人特别是企业退休人员而言,这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调侃。民生艰难,企业退休人员更能体会“涨价”的艰难与痛苦。 为帮助相对弱势的企业退休人员度过时艰,12月22日,国务院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将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标准,这是2005年以来第七次提高这一标准。对数千万企业退休人员来说,这将缓解他们在物价高压下的处境。 但平均每月上调140元并不能完全弥补物价上涨带来的实际购买力损失。当下,物价上涨已超过5%,食品价格上涨更达到了11.7%。对基本生活支出比例更高的企业退休人员而言,各种各样的省钱高招还得接着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此次政策调整还惠及了部分未参保的集体企业退休职工,此前各地也已对困难群体发放了物价补贴和提高了低保标准,但仍有一部分城镇退休人员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毋庸讳言,我国的社保体系不仅不完善,而且十分繁杂。身处这种体系之中的在职职工尚且未必搞得清楚,更遑论退休人员和那些未被制度覆盖的弱势群体。 更让公众猜疑的是,在企业退休人员和部分未参保职工得到政策惠及之后,事业单位是否会跟进?公务员呢?这种猜疑固然让人感到尴尬,却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虽然有种种历史原因,但人为将养老金体系分为并不公平的几种仍难以让人理解。都是退休人员,为什么要分为三六九等,不在一个灶里吃饭呢? 温总理曾说过,让人民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意味着在物质上和制度上都受到公正对待。企业退休人员之所以会被视为弱势群体,就是相对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而言的。此次政策调整,企业退休人员看起来又领先了,但与事业单位特别是公务员退休待遇仍有差距。 从尊重历史事实的角度出发,割裂的养老金制度的确是有具体原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体系应当合理地长期保留。实际上,曾经轰轰烈烈的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表明,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社保制度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经历了最终的红红火火之后,近期却有消息称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要无疾而终了。 可以想象,不纳入公务员的养老金改革很容易受到公平性质疑,这也是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难以推进的关键原因所在。从长远来看,囊括所有达到退休年龄人员,摒弃身份、户籍、工作单位的统一养老金体制是未来改革的目标。但以改革的实践来看,差距大时进行改革除非公平公正,否则会遭遇重重障碍;“全覆盖、拉上来”,缩小差距,然后再改革可能是最可行、最少争议的一条路径。 养老金制度改革必然还将继续,退休人员需要在同一标准下,享受到制度上、物质上的充分尊重。有尊严地活着,需要一个充满温情的养老金改革,让公平与正义的阳光照进每一个退休人员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