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的每个动静,每次变化,几乎都有一个人的声音在伴随,同时此人的每一个观点都会引来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这个人就是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他被人们称为“任大炮”、“全民公敌”。
11月13日,任志强带着他的第三本书《任你评说》风尘仆仆从上海赶到杭州,参加由蓝狮子读书会等承办的“2010浙江青年大讲堂”。以口出狂言出名的他,这次也不忘强力向“新政下的中国房地产”开炮。
在我们业内,冯仑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房地产就像爱情一样,每个人都在讨论。从老人到孩子,都在参与这场爱情的讨论。但是爱情最终能给人们留下来的最深记忆可能是没有爱情,或者是没有结果。比如说国内流传最广的梁祝,两个人都准备变成蝴蝶,七夕会,两个人都隔着银河。似乎没有人能够说清楚爱情到底是什么,我们今天房地产就变成了似乎永远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的东西。
在今年的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中,“限贷”、“限购”等由政府主导的行政手段不断出台。
大家一定最关心未来房价的走势,我认为,各种房产新政出台,抑制了需求,但未来房价总体趋势还是上涨的,不排除个别楼盘会出现下跌,但此前有声音说房价会下跌30%甚至50%,那是不可能的。
从全世界情况来看,80%的人口集中在离海岸线20公里距离附近,中国也是这样,30%国土面积上住了90%的人口,原因是沿海地区有利于经济发展,而且教育、医疗和其他的市场基础资源暂时不可能全部配备到所有人中去,这导致还是生活在大城市最好,人口一定是向城市集中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就会产生对楼房的需求。这个趋势是不可能改变的。
所以在这种趋势下,你今天买了明天一定比今天还贵,我说的这个明天是“长期的明天”。因为土地越来越贵,房子怎么会越来越便宜呢?不现实。当然我们不希望暴涨,暴涨政府一定会发怒,政府就会采取措施。
不过,从股市来说,每个人都想抄底,买房也一样,其实大家的心理真的是买涨不买跌,所以很难在最底部的时候出手。也许有时候有人碰上了,但是从长期规律来说不要去抄底,这个底没有人能抄得住,神仙也不行。
我个人觉得中国房地产市场什么时候会跌?其实我已经说了,趋势是涨,跌通常有三个因素:一个是我们的住房普及率在1∶1.1以上的时候,就是每一个城市家庭就有一套城市住房,他就不需要改善了。包括有棚户区改造,有很多房子没有卫生间和厕所,那就是得改,所以这是一个建设过程。第二个有没有后备力量进入城市,也就是城市化率到多少,一般来说65%以上到80%之间,这是缓慢增长的过程,65%以上就是大头进城了。中国比较特殊,中国农民如果不变成城市人的话,农村土地没有办法集约化生产,没有办法提高收入。我们现在人均1.32亩耕种面积,你要把4亿多农民变成城市人的时候,这个土地才够用。所以现在我们重点解决的也是城市化率和农村变成城市的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房价是不可能跌的。
我曾说过商品房是给富人盖的,有些媒体把它变成房子是给富人盖的,于是很多人说你太黑心了,只给富人盖房子。其实我认为,房子是给人住的,不分穷富,但商品房是按消费能力享用的。
商品房具有金融与投资功能,首先土地就是房地产本身的一部分;然后是房屋,把土地变成房屋就变成了增值;第三是现金流,人们通过房屋的出租或者是通过房屋的买卖产生一个现金流,就形成了一个不动产的结构。更重要的一条是它的投资功能和金融功能,就是投资收益,因此最大的房地产商不是把房子建了就卖掉,而是把房子存起来在经营过程中实现升值的。
在杭州房子里面从开盘价到现在涨价过程当中,是开发商拿到的多还是小业主拿到的多?在现有经济的条件下,开发商只拿到了前面三个部分,但很少有人把增值收益拿到,而小业主通常可以获得增值收益。我们举个潘石屹现代城的例子,卖的时候大概是8000元-15000元的价格,那他是不是还有成本?有土地成本有建安成本,但是现在小业主把它卖掉的时候已经到了4.5万元,或者4.5万元以上,那么从一万多块钱中间的差,从八千块钱算的话,差大概有四倍的差,将近3.2万元,不管上多少税赚得一定比潘石屹多。虽然有些人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他们认为自己是房奴。一个奇怪的问题,你的房子不断增值,你怎么是奴隶呢?你卖了房子一定比你原来收益高得多,所以我从来不承认房奴的问题,尤其是房子在不断增值过程当中。
那么我们商品房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认为商品房应该保障基本生存权利,确实在联合国人权公约上要求政府必须保证公民的居住权利,但是居住权利是什么概念,居住权利不是房产权利,所以居住权利和商品房没有什么关系,商品房是财产权利,不是居住权利。所以我个人认为,只要你认为商品房是保障基本权利,决策一定是错误的,指导思想一定是错误的。商品房是在满足基本生存权利之外去引导生活质量生活方式,所以商品房一定是一个竞争产品。
不过,中国人的坏习惯就是认为,这一辈子就买一次房,其实我们从发达国家情况看,比如说美国,大部分家庭在家庭解体之前要买七次房,比如说刚一开始是租,然后买一个小房,两个人结婚稍微大一点,生了孩子再大一点,然后生两个孩子可能就换一个更大一点,当孩子上学或者具备独立能力之后,又换回小一点的房子,这样换来换去一直换到快要退休的时候,或者退休以后为了避免遗产税,完了赶紧抵押给银行,用转按揭的方式换取不再工作时候的消费资金。这里还不包括他们在转移工作地点的情况下必要的换房。
中国也应该进入这个过程,从租到买,从旧到新,从小到大,因为人们的收入往往是年龄小的时候最低,然后进入一定职位收入越来越高,就像孩子也一定是从1岁开始长起,而不是从10岁开始长起,小孩子小一点可以一室,稍微大一点两室,再稍微大一点三室,或者说要有人照看,这样一定是随着年龄和收入结构逐步升级的。
合理的住房体系是,60%-70%是市场化房,20%-30%是租赁房(非政府公租房),5%-10%为廉租保障房。
最近,深圳、上海和重庆三个城市申报收取房产税,一时间,房产税会不会出台,闹得人心惶惶。对此,我的观点是,房产税不太可能会推出。
除了个别国家,全世界很少有对房产进行征税的发展中国家。因为你本来是在发展当中,没有什么钱还征什么?从申报的三个城市看,深圳是房产基础资料最全的城市,房子情况好摸清。上海做了房屋普查,但很多政策还没有决定下来。而重庆想收的是特别消费税,对别墅或者大房子进行收税。
其实,房产税怎么收也没有标准,有人提出就是人均普税多少,有人提出免60-70平米,60-70平米之后征税等等。但不管怎么收,其中有几个障碍。
第一收取的前提条件是你的底数要清楚,比如知道张三李四有多少房子,否则张三收了李四没有收,就会打架,但底数清楚的没有几个城市。第二评估现在没有办法做到,现在我们的注册评估师一共三万多人,要解决660个地级市以上的城市,大概需要这三万个注册评估师干150年。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情况评估不了,每一届政府都有一个固定的税收来源,征收房产税的前提是没有70年的使用权,不能前面交了70年的,后面又加了税,所以一定是替代了比如前面的土地使用税,或者是70年的土地出让金的税收等等,所以我们现在还面临房屋收税很大的矛盾,因此建设部明确规定作为试点,一个城市先试。比如深圳,深圳没有什么老房子,因此可以先试点,试点完了之后有问题再改,这个试点城市可能不会扩大,一直改到没有矛盾了可能再扩大。
我个人感觉它不太会出来,也不应该会出来,所以不用担心房产税而不去买房子,要买房你可以使劲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