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表现出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和问题,要警惕这些问题可能引起的“拉美化”风险,防范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潜在不利影响。 一是收入分配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可能导致社会群体失和。我国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
0.28上升到2007年的0.48,超出了0.4的警戒线。收入差距的拉大,相对贫困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群体失和,加大社会矛盾。 二是财富集中度高,社保体系不健全,影响了消费力的提升,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目前,中国居民储蓄高达30万亿元,但消费率仅为GDP的35%左右,远低于美国的70%、欧洲和日本的
50%。造成中国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民财富分布失衡,社保体系不健全。 三是部分领域社会秩序混乱,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保事件多发,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在食品安全方面,近年来频发的假冒伪劣产品甚至有毒产品事件,引发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心理恐惧。在生产安全方面,由于一些地区和企业重效益、轻安全的心态,以及有关部门打击非法违法生产不坚决,中国的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呈多发频发趋势。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由此引发的群众信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快速递增。 四是在城乡差距尚未根本扭转的同时,城市和农村面向未来的发展能力明显失衡,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以医疗卫生资源为例,占全国人口近70%的农村人口目前仅占有20%的医疗卫生资源。此外,教育和金融资源配置失衡。从教育资源看,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农村生源从上世纪80年代的80%降到了如今的20%。从金融资源看,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人均贷款额在7700元左右,而城市人均贷款额为3.5万元。 (摘编自11月8日《学习时报》,标题有改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