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何以出现“贫民窟”
    2010-05-14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贫民窟”现象可以说是“拉美陷阱”的基本表现。巴西的“贫民窟”闻名于世,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大多集中在覆盖在50米至100米的山中央,比较密集,基本上都是外墙裸露的砖体结构房子,相对简陋,但都是一户一房,并且通电通水,生活垃圾也纳入城市收集处理系统。虽然外观要差些,但居住面积较大,巴西人把它们称作是“违章建筑”,因为这些房子并非政府提供,而是由贫穷人口自己建造的。但政府并不会去拆除,因为要拆掉这些房子,就需要为他们提供住处,所以政府是默认他们存在的。生活在“贫民窟”的人,白天在城里工作,收入总体不高,但同样享受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教育、医疗和失业救济等福利保障,并且接受城市的管理。由此看来,巴西“贫民窟”的人口已经融入城市,已经成为收入较低,但相对稳定的社会阶层和人口群体。引自黄祖辉:“拉美国家:告别贫民窟印象”。 (据《社会科学报》第1199期)

  相关稿件
· 中海油联手阿根廷能源巨头 拓展拉美业务 2010-03-15
· “开门红”并不足喜拉美股市或泛泡沫 2010-01-06
· "量贩式"卖钻石 每克拉美颠覆传统销售模式 2009-12-30
· 城镇化需防止拉美陷阱和地产化 2009-12-09
· 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缩水1.8% 20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