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2050: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0-11-10   作者:记者 陈伟/上海、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定义2050:资源承载范围内生活得更好

  再过40年,人类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吗?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近日,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编写的《愿景2050》提出,到2050年,世界人口不仅要在地球上生存下来,而且要在地球的资源承载范围内生活得更好。
  说“生活得很好”是指生活水平,即人民可以且有能力获得教育、卫生保健、出行便利、食品、水源、能源和住所等基本用品和消费商品。说“在地球的资源承载范围内生活得更好”是指,我们的生活可以维持一种生活标准,既不突破现有的自然资源范围,也不进一步损害生物多样性、气候和其他生态系统。这一切都离不开可持续发展。

  多样性和互相依赖性

  《愿景2050》提出,各国和各种文化继续保持多元化和各自的特点,但是,人民通过接受中等教育和全球链接,将更深切体会到自己的星球以及地球上每一个人所面临的现实。“人类和地球共享一个世界”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践行,它强调人与人之间都是互相依赖的,也都依赖地球。那时候的世界仍然会有冲突、灾难、冲击、犯罪和恐怖主义,但是社会具有耐受性,能承受干扰,并迅速恢复。
  公民、企业和政府都具有前瞻性,能解决问题,富有弹性,而且敢于实践,他们明白,必须通过携手合作,并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才能获得安全。

  不同的经济现实

  《愿景2050》提出,经济增长不再总是带来生态系统破坏以及物资消耗,而是重新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挂上钩。社会重新定义了什么是繁荣、什么叫成功的生活方式;并定义了损益、进步和价值创造的基础,纳入了长期的考虑因素,如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和社会福利。全球经济面貌看起来也与世纪之交时的样子不同。“发展中国家”一词已经很少使用,因为大多数经济体要么是发达国家,要么是新兴国家。
  除了在过去100年就确立成功地位的国家,亚洲和美洲国家以及公司在国际贸易、金融、创新和治理方面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并影响着这些方面的准则。各种观点得到了整合,资本、理念、最佳实践和解决方案在各个方向得以传播。

  多个合作伙伴治理

  《愿景2050》提出,国家形态和各国政府的角色不断演进。治理体系能在最适当的地方一级巧妙地作出决定。各国在必要时候“汇合主权”来管理国际体系和各种挑战,比如疾病、气候、水资源、渔业、冲突和共同的问题。它们鼓励地方治理,把社区与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联系到一起,即可以是草根团体,也可以是国际组织,以帮助当地团体管理各种事务,如适应气候变化,获取水资源和卫生。许多治理工作在社区、城市以及区域各级开展。这是一个复杂但依然高效联接的世界。

  市场治理:解决方案的创新与部署

  《愿景2050》提出,治理工作将明确界限,建立框架,推动透明度、包容性、具备内在化的外在性,以及可持续性的其他特征,从而为市场提供指导。这些系统将确定目标,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并消除障碍,从而推动企业进行创新,开发和应用解决方案。
  对企业而言,这种公平的竞争环境意味着所有的竞争对手所处的市场具备真正的价值,包括环境影响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好处等外部效应。奖励制度认可具有可持续性和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消费者可以选择可持续的产品。

  应对气候变化

  《愿景2050》提出,社会积极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不同国家和社区主要通过通力合作,共同适应气候变化。人们利用综合、系统的办法来管理农业、林业、水利、城市交通、能源和通讯。人们继续努力进一步减缓气候变化。通过有效利用清洁能源和资源,大大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推动低碳社会的发展。
  在合作与知识共享的推动下,对材料的有效利用,包括废物和污染管理的力度都比世纪之交时大很多倍。水资源使用效率、水资源再利用、能源、污水处理、森林管理和农业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人类有望在地球承载能力范围内生活得很好。生态系统退化得到了扭转,生态系统服务受到了重视、维护和强化;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更好的管理,蓬勃发展,而且继续推动社会走向繁荣。

  工作场所和雇主企业得以完善

  《愿景2050》提出,企业中的领先者通过发展核心业务,帮助社会应对世界的主要挑战。在2050年前的40年内,这些企业大刀阔斧地改革内部的企业价值,重组外部市场结构;在这场转变过程中,有些公司遭受了淘汰的命运,但大量新的公司不断涌现。
  屹立不倒的企业变得更加灵活,更善于与不同合作伙伴和客户进行接触,更善于应对各方面的迅速变化。作为企业,它们表现出专注于杜绝能源和物料浪费的积极文化。
  它们发现,这种循环、闭环式的文化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而且让它们加强了合作和竞争力。作为用人单位,这些企业帮助培养和发展一个更富有创造性的社会,让这个社会更有能力管理相互冲突的挑战,即既要创造和维持充足的就业机会,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培训,培养出了实施必要改革所需的足够的人才。就业者也学会了更加灵活,哪里有工作机会,就去哪里工作。


1234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专题]以"可持续动力革命"召唤全球 2010-11-05
· 以“可持续动力革命”召唤全球 2010-11-05
· 第七届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聚焦全球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2010-11-02
· 温家宝说我们的目标是平衡、可持续的贸易 2010-10-08
·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汽车强国路 2010-09-02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观点擂台:谁是“柴油荒”的祸首?·[思想]陈晓彬:货币战未必真打起来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