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严禁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进行投机性购房。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房地产调控措施密集出台,可为什么房价就是没有实质性下降呢? 懂得医学常识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对症下药。药对路了,一针见效;药不对路,把胃吃坏了病也未必好。 现在,笔者以为,房地产调控其实只差关键的一味药。 前两天看中宣部理论局编写的《七个怎么看》,从理论层面回答了人们普遍关心的七个热点问题,其中就有“怎么看房价过高”的问题。 书里对这一问题回答得非常好。比如目前中国的房价到底有多高?它举了国外一线城市的例子:2009年12月纽约房价最高的曼哈顿区的中间价格约合每平方米人民币2.75万元,柏林普通住宅每平方米约合人民币1.7万元。我想,即便从与国际接轨的眼光看,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房价也是明显偏高的,陆家嘴(600663,股吧)的房价高于曼哈顿至少一倍,如果再加上人们收入上的巨大差别,实际房价真是高得离谱。 书中还分析了高房价的危害:造成普通群众买房难;容易助长经济泡沫化;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内需增长受到长期抑制;将阻碍中国城镇化进程;严重影响社会公平。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抑制房价,高层已经达成共识,且正在采取措施抑制高房价。问题在于,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心理因素。 由于国内房价已经连涨了近十年,并且是以惊人的速度上涨,使得现在很多人根本不相信房价真的会跌。一方面,这是10年房产发展史给他们的经验;另一方面,他们总能找出种种房价不会下跌的理由,比如刚性需求旺盛、房价与银行乃至地方政府利益捆绑,等等。其实,仔细分析,这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但房价之所以到现在还未松动的更重要的一点,笔者以为,在于政府并没有发出房价会跌的明确信号。迄今为止,口径依然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或“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不等于不上涨,更不等于下降;稳定健康发展可能包括了稳定房价,这至少意味着不可能大幅度波动。 中国老百姓有一个传统,就是相信政府,听政府的话。所以,在一系列调控房地产措施尚未明显收效的情况下,当务之急不是出台新的调控措施,而是通过适当的权威发布,给老百姓“房价必跌”的心理预期,抑制其购房冲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迫使房地产商主动降价,还市场以本来面目。 在房价泡沫实际存在的情况下,没有房价的实质性下降,就没有房地产市场的真正稳定。这个道理,有关部门应当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