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起草的《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近日结束意见征集。10月22日,发改委公布了调查结果,本次征求意见共收到各种反馈两万余条,其中有34.5%的群众表示反对,61%的群众表示支持阶梯电价机制和改革方向。不少媒体都以“六成群众支持阶梯电价改革”为新闻点对此做了报道。 但也有人指出,发改委对调查结果的说法措辞“微妙”。虽然六成意见支持阶梯电价的机制和方向,但那究竟是完整意义上的支持,还是只支持其大方向却反对某些具体方案,发改委未做详细归纳与公布。因此,很显然还需要对群众意见进行更客观和理性的分析。 从“经济人”的假定来看,由于阶梯电价方案只会导致电价稳中有升,普通人无法直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因而它获得无条件支持的内在动机并不强烈。如果电价有升有降,那么,部分受益者完全支持改革方案是说得通的。当然,由于阶梯电价改革有着抑制电能过度消费和节能减排的作用,它对于环境改善有着正面影响,所以肯定也会有不少人从大局出发,对这一措施表示肯定。综合来看,人们可能从公共利益的角度支持阶梯电价改革,但从个人利益考虑则会对它存有一定的疑惑。这种矛盾心情是不难理解的。 但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阶梯电价改革必须顾及普通人的切身利益,这当然是不存在争议的。如果改革方向只照顾了公共利益,却增加了大多数个体的经济负担,则改革的初衷和结果都会受到质疑。细心人可能会注意到,阶梯电价草案出台的时机,正是临近节能减排大考的时间节点。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很多地方都开始向普通群众要数据,针对城镇居民和农村群众的拉闸限电层出不穷。这种以牺牲群众生活质量为代价的节能措施,不但歪曲了节能减排的意义和作用,也会导致公众对这一重要政策的反感情绪。同样,如果阶梯电价以涨价和向能源企业输送利益的方式节能减排,它也会招致人们的不满。如果某些地方在第一档电量的划定方面有所克扣,则情绪反弹会更明显。 当然,更重要的问题是,虽然阶梯电价改革在节能减排层面显示出某种紧迫性,但它的出台却有点“生不逢时”的味道。前两天,有关方面刚刚公布了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9月份CPI同比上涨3.6%,创下近23个月来的新高。分析认为,今年全年的CPI指数有可能逼近温和通胀的警戒线。虽然还不能确定阶梯电价会导致多大程度的电价上涨,但上涨的趋势是毫无疑问的。如果电、气和自来水价格轮番上涨或变相上涨,则必定会推动通胀的加剧,从而给民生带来一定程度的挤迫感和剥夺感。这是不能不加以注意的。 阶梯电价改革既要照应节能减排大局,同时也必须体惜民生。因此,有两点必须慎重考虑。一是在通胀迫在眉睫的情况下,阶梯电价方案应延迟实施,避免多种涨价因素叠加交织,摊薄民众的福利。尤其是电气水等价格带有示范性,其调整更应理性。二是必须科学衡量居民用电在节能方面的作用。阶梯电价要抑制的是过度用电和奢侈用电,因此就必须认真研究不同地区居民合理用电的标准。如果阶梯电价方案抑制了普通居民的合理消费,甚至带来生活不便,而奢侈用电的家庭却全无“痛感”,则改革不仅达不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其正当性恐怕也会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