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房价的关键在于改变预期
2010-09-30   作者:张天蔚  来源:北京青年报
 
  随着房地产市场呈现“回暖”迹象,房地产业内外人士纷纷猜测,中央有关部门是否会出台新的调控政策,而最新的消息是,有关部委近日分别出台措施,以达到“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目的。这组总计五条的措施,迅速被媒体冠以“新国五条”的称呼而寄予进一步抑制房价的厚望。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频繁出台,“国八条”、“国六条”,乃至今年1月出台的“国十一条”和今年4月出台的“国五条”,直至此次出台的“新国五条”等等。在我们的经验中,政府如此屡出重拳而仍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似乎仅房地产市场调控一例。而房地产市场在不断出台的政策重压之下,仍然表现得如此顽强,不仅出乎持币等待房价下跌的百姓预料,甚至也会让决策者始料不及。
  面对如此悖谬的局面,开发商的通常说辞,是强调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即出于生活必需而难以抑制、缺乏弹性,因而对价格极不敏感的需求。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来看,也确实呈现出对价格并不敏感,甚至“反向敏感”,即追涨杀跌的特性。加上都市白领不断发出居无定所的呼声,及所谓“丈母娘需求”等概念的抛出,刚性需求推高房价的说法,似乎得到不断的印证。而这样的结论如果成立,则中央政府不断出台的措施不仅注定无效,而且由于历次调控措施中最有力的部分,往往是以收紧信贷、抑制需求为主,因而每次调控稍有松动,必然引发报复性反弹。此类已成固定模式的调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开发商吃透,只要不是那些资金链过分脆弱的小开发商,大多可以从容地等待市场回暖,却不会出于对未来的悲观预期而降价销售。
  其实,“居者有其屋”固然是每个人必须满足的基本需求,但说到底住房并不等于吃饭,房地产市场并不存在没有弹性的所谓刚性需求,需求、供给、价格之间的矛盾和互动,必然引导消费者对自身的需求做出主动或被动的调整。尤其是在人均住房面积已近30平米,而房价却为大多数市民难以企及的北京等大城市,再以刚性需求解释房地产市场在各种政策打压下依然顽强的现象,无论如何难以自圆其说。
  导致房地产市场对价格并不敏感,甚至表现出追涨杀跌的“反向敏感”的根本原因,是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看涨。近年来最让人心痒难挠的财富故事,已经不是股市里的“杨百万”,而是如果5年前多买了一套房子,今天就可以坐收辛苦工作一辈子都不可能得到的数百万收益。在这样的财富效应示范之下,市场确实表现出极大的需求,却和所谓刚性无关。只要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不再那么坚挺,房地产市场自然会恢复到真实的需求,房价也自然会应声而落。
  以此回顾历次调控措施的落空,根本原因在于只是暂时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意愿,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在一个长期看涨,且大幅看涨的市场中,短期的需求扼制总是很难起到实际的作用。
  而若试图在一个宏观向好,且流动性充盈的市场中,改变公众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除了尽快且大幅地加大供给之外,没有另外的办法。因此,如果此次“新国五条”的目标,确实是着眼于长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而非仅仅要达到短期内的价格指数目标,则唯有其中的第四条值得高度关注,即采取何种手段,尽快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给,而且进一步实现土地供应制度和供应方式的改革,形成长期稳定的土地供应机制,使公众形成房地产市场必将长期、稳定、充足供应的预期,才可能使房价趋于稳定。反之,如果开发商和消费者一致认定此次调控不过是又一次短期动作,以至在“房价早晚还得翻番”这一结论上达成“共识”,就可能形成开发商与消费者一同等待政策松动的悖谬局面。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从行业角度看公募基金管理费收取 2010-09-09
· 基金公司亏损4千多亿 管理费用上升18.75% 2010-09-01
· 上半年十大管理费最高基金公司 2010-09-01
· 基金公司亏损4千多亿 管理费用上升18.75% 2010-09-01
· 管理费中暗藏玄机 渣打银行“现贷派”涉嫌欺诈 2010-08-12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央行盯的或许不是CPI·[思想频道]地产已成投资业“鸦片”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