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结构更均衡吗
2010-09-27   作者:梅新育(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梅新育

  在“全球经济失衡”成为热门话题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外有颇多人认为内需,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多,这是印度经济相对于中国经济的一大优势。
  此说流传之广,以至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006年12月15日借来华参加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之机到中国社科院演讲时,也不忘向中国听众推销印度模式,要求中国“以印为师”扩大消费:“今天中国的GDP约有一半贡献给了投资和为世界其他国家生产净出口,仅有剩下的一半可用于消费,去年中国的消费仅占GDP的38%,但2004年印度的居民消费占到其GDP的60%。”
  印度官方声称,印度拥有3亿中产阶层,这种说法也被中国某些学者用作论据抨击中国经济社会的“缺陷”。
  然而,且不提储蓄和投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发展中国家尤其需要具备较强的积累和投资能力方能赶超发达国家,也不说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经常项目顺差是一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关键要素之一,鉴于印度社会存在的极度绝对贫困和社会不公,印度自夸的内需主导经济增长模式成色几何?究竟能否与中国相比?殊堪质疑。

  贫困人口

  印度贫困人口比重2000年仍高达28.6%,是中国1998年同一指标(4.6%)的6.2倍,也明显高于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邻国斯里兰卡,其中乡村贫困人口比重为30.2%,城市贫困人口比重为24.7%。
  印度首富、印度最大上市公司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ies)老板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2007年便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4名,以前居住在孟买14层私宅“海风”犹嫌不足,又斥巨资为自己建造173米高私宅“安蒂拉”,总楼层面积超过法国凡尔赛宫,仆人多达600多名。
  与此相对应,根据印度住房和城市扶贫部专门负责调查全国城市贫民窟人口的专家委员会调查,2001年印度全国城市贫民窟人口为7526万人,到2011年底预计将达9306万人,10年增加1780万人,其中,首都新德里贫民窟人口将达316万人,比2001年增加85万人;全国金融中心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贫民窟人口将达1815万人,居全国各邦之首。
  绝对贫困和收入分配失衡已经严重损害了印度大众的基本生存条件。2006年,印度全部人口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比世界平均水平(14%)高近一半。而且,越南、尼日利亚等国虽然贫困人口比重高于印度,但全部人口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印度,充分暴露了印度在收入分配、社会公正和维护国民基本生活方面的缺陷。
  由于以下原因,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上述贫困、收入分配不平等和人口营养不良状况难以发生重大改善:其一是印度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2%,但近年来农业发展缓慢, 2002~2007年农业年均增长率仅有2.5%,2009/2010财年增长率更只有0.2%。
  其二是土改不深入彻底,土地占有关系仍然严重不平等,不仅妨碍农村和农业生产发展,更直接严重损害改善收入分配、社会公正和维护国民基本生活。须知每一个大地主必然对应着一批无地农民,而“无地则反”是农业社会的规律。

  中产阶层

  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是印度中产阶层标准的制定和发布者,其发布的标准是:年均税后收入在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约合700~3000美元)的家庭即算是中产阶层家庭。按此标准衡量,2001年印度已有6000万个家庭跃升为中产阶层家庭,以一家五口计算,印度目前有中产阶层3亿人。
  按2000年汇率折算,人民币1元约合5.6482印度卢比,五口之家年均税后收入5975~26557元便可算中产阶层家庭,换言之,人均税后年收入达到人民币1195元即可算作印度中产阶层家庭。而在2001年同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59.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2366.4元,若按印度标准衡量,估计中国95%以上的居民都可算作中产阶层了。到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5780.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4760.6元。
  测度亚太区域中产阶层的统一标准中影响较大的是亚洲开发银行2010年度《亚太关键指标》(Key Indicators For Asia And Pacific)报告拟定的亚太地区中产阶层(middle class)标准,该报告将亚太区域中产阶层界定为日均消费2~20美元(按2005年购买力平价折算)者。根据该机构计算,2005年中国人口62.68%列入这一群体,印度这一群体仅占总人口的25.05%,与乌兹别克斯坦、老挝、尼泊尔、孟加拉国名列该机构测算的亚太区域21国中中产阶层人口比重最低的五国。
  进一步考察按这个标准测算的中产阶层内部构成,中国的构成也优于印度。与中国相比,无论是按照绝对人数、占总人口比重,还是占中产阶层总人数比重衡量,印度中产阶层都是划入中下(日均消费2~4美元)阶层者多,划入“中中”(日均消费4~10美元)和“中上”(日均消费10~20美元)阶层者少。
  收入水平过低极大地限制了印度居民的消费能力,使之无法为很大一部分(即使不是绝大部分)现代制造业产品提供足够规模的消费市场。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2006年中国人均住户最终消费支出为651美元,印度为374美元,相当于中国的57%;世界平均为3486美元(2005年数据),低收入国家为279美元,高收入国家为17238美元。
  按照亚行测算,就作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最重要消费者群体的中产阶层而言,2005年中印这两个群体按购买力平价折算的消费额分别为6412.5亿美元和1724.6亿美元。
  正是依靠较高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中国国内消费需求不仅绝对规模大大高于印度,增长率也很快。

  收入分配

  从现有统计数据看,中国基尼系数高于印度,2004年中印两国基尼系数分别为0.47和0.37。按国际标准衡量,印度基尼系数落在0.3~0.4的收入分配相对合理区间,中国基尼系数落在超过0.4的收入分配显著失衡区间。2006年,中国基尼系数进一步提高到0.496,2007年略有下降至0.48,仍然处于收入分配显著失衡的高位。
  但鉴于印度政府体系从来不以精干高效而著称,现实生活中的众多明显迹象令人不能不怀疑印度收入分配是否果真比中国更公平。
  以富豪人数及其资产而论,中国经济总量倍于印度,但中国亿万富豪人数直到2009年才超过印度,亿万富豪群体资产总值2009年仍然少于印度,中国首富资产更只有印度首富的1/5。
  《福布斯》富豪榜显示,2009年中国亿万富豪人数从24位增至79位,印度则从27位增至52位;中国富豪榜前100名资产净值由上年的894亿美元增至1700亿美元,印度前100名富豪净资产总和则有2760亿美元,增幅逾50%。中国首富王传福净资产为58亿美元,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净资产则高达320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同样多的消费支出,中国消费支出对国内产业的拉动效果要高于印度。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增强稀土市场控制力仍然任重道远 2010-09-26
· 关注朝鲜经济复兴的机会 2010-09-06
· 清醒认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代价 2010-08-27
· 中瑞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棘手问题 2010-08-20
· 粮食安全不止是18亿亩耕地红线 2010-07-30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央行盯的或许不是CPI·[思想频道]地产已成投资业“鸦片”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