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未来,生活和发展方式必须改变
——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谈资源和环境问题(下)
中国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增长,而财富要用资源生产出来,还要有创造财富的环境条件。未来的下一个30年中,我们如果不转变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模式,7%—9%的经济高速增长,要满足13.33到15.5亿人口水平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还包括他们就业手段和场所的投资和建设,中国目前现有,甚至是全球的资源和环境条件能满足吗?通过下面的分析,可以确定地说,显然是支撑不住的。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当严峻。
人口规模太大与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两难
人口超过适度规模太多。按照主流人口和经济学家们的测算,中国国土的人口承载容量在6.5—10亿之间,适度人口规模应当在这个范围内。2009年底中国人口规模13.34亿人,2040年保守估计可能会达到15.5亿。目前,中国人均耕地排在世界倒数第6位,农业劳动力劳均耕地排在孟加拉和越南之后,为倒数第3位。中国供生活和发展的优良国土比例不大,从云南腾冲到黑龙江黑河划一条直线,只有5%的人口生活在西部64%的国土上,而95%的人口生活在东部36%的国土上。如果仅按东部人口密度计算,每平方公里364人,排在孟加拉(1102人)和印度(393)之后,为全球第三位。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两难选择。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至今少生育了3—4亿人口,为平衡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是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还是对其进行调整,还是废除计划生育,看来存在着两难选择:一方面,如果改变政策,放开生育,2040年人口规模可能达到16.5亿,甚至更多,从而形成就业、资源、环境等方面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在城市中长时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未来也会存在人口年轻的红利持续下降,养老成本大幅度上升,国民经济失去竞争力,到2040年后,人口可能会惯性并不可逆转地持续负增长(一子生育文化习惯形成,城市化工作和生活方式逼迫少生人口,工作竞争使受孕率下降,单身家庭增多,各种污染等因素使生育能力趋弱等等),而且趋势会加剧,与将来的人口老龄化合力,致使国力急剧并长期衰败,给中华民族的再下一个30年(2041—2070)造成灾难性后果,也即可能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中华民族经过崛起的30年后,又进入没落的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