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频道 >> 言论
人民币国际化可分享铸币税好处
2010-07-12   作者: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教授 钟伟  来源:中国证券报
 
  大国经济只有选择相对富于弹性的汇率制,才能使本币成为支点货币,成为国际铸币税的主要分享者,其选择的成本是维持相对独立的汇率政策,而收益则是与其密切相关的经济体所输出的铸币税。

  自从世界货币统一于贵金属的时代终结后,人类一直困惑于世界本位货币问题,目前的大致格局是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国别信用货币代行国际货币的职能。而国际货币架构的安排,对一国金融经济无疑有着重大的影响。日本资产泡沫危机、次贷危机以及欧债危机在过去20年陆续登台,使得人们对如何保卫人民币的未来有了更多关注。
  一般而言,一国货币的可兑换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常项目下的国际收支实施自由兑换;第二阶段是资本项目可兑换,迄今除了比利时等屈指可数的小型开放经济体之外,绝大多数国家达成本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政府对资本流动有少量限制并不矛盾;第三阶段是政府推动本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其他国家可接受的计价、投资、结算和储备货币,至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显然是美元和欧元;第四阶段是政府对并不发生跨国交易的、境内居民的本外币自由兑换也不进行限制,即充分的可兑换阶段。人民币走完第一阶段已有15年,正在努力走完以后相应的阶段。考虑到日元、欧元目前的困窘局面,如何走好人民币国际化,于国于民都有非凡意义,应当成为重要的金融国策。在此我们提出人民币国际化应予考虑的四个命题。
  命题一:成为国际货币的最大收益是分享国际铸币税。
  至今我们并没有一个翔实细致的计算国际铸币税的方法,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美国之所以能长期维持贸易逆差而不予弥补的基本条件,就是美国通过美元动用了全球约2/3的净储蓄。全球每有重大技术创新屡屡是在美国形成产业集群,也和华尔街密不可分。可见,或明或暗的美元霸权正是由于其充当着国际货币,它所获取的铸币税是惊人的。
  回顾日元由于广场协议、卢浮宫协议而大幅升值以及随后日本本国资产泡沫的破灭,回顾欧元从欧洲汇率联动机制EMS,现钞问世到如今的欧债危机,至今我们仍没有看到有什么货币足以挑战美元,也没有看到国际金融体系有根本性的重构。挑战美元的潜在对手是人民币吗?但如果中国要在软实力、硬实力方面都能和强国抗衡,就需要强大的、至少是区域化的人民币。
  命题二:世界货币的多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一致的。
  应该看到,美元在金融领域的地位,明显地较美国实体经济在全球产出中的份额要高得多,但世界多极化意味着金融领域可能也出现国际货币多极化的趋势。即以美元、欧元、日元等为核心的区域货币合作,可能使得国际货币领域出现多种强势货币对峙、博弈,同时分享国际铸币税的格局。对小型开放经济体而言,其能够选择的,只有盯住汇率制、美元化,成为国际铸币税的主要缴纳者,其选择的成本是铸币税,而收益则是相对稳定和可信的货币汇率;但大国经济所能够选择的,只有相对富于弹性的汇率制;唯有此,才能使本币成为支点货币,成为国际铸币税的主要分享者,其选择的成本是维持相对独立的汇率政策,而收益则是与其密切相关的经济体所输出的铸币税。或者说,某一区域内的支点货币将是区域内经济大国已经国际化的货币,区域内小型开放经济体受其“庇护”,汇率危机将主要是支点货币间为争夺国际铸币税,因弱肉强食的竞争而引发的危机。从这一点看,欧元曾经对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支配地位产生冲击,但现在逐渐黯淡了。
  人民币的可兑换进程不应拘泥于理论框架,而应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同时,就给予人民币的区域化乃至国际化以相当的关注。将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和国际化进程合二为一。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人民币汇率具有中长期稳定的可能条件,这极大地增加了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能性。如果考虑包括大陆和港澳台组成的中国经济体,那么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欧盟的第三大经济体。随着清迈协议的多边化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全球的铺开,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并未因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制约而放缓,反而在加速之中。
  命题三:“人民币之日”的降临即人民币审慎的区域化。
  如果人民币汇率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并且稳健地逐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就可能成为亚洲支点货币,其收益和风险并存:一是作为区域金融板块的核心,在金融资本全球化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源于外部的投机性金融攻击所能够造成的结果,是亚洲区域金融板块的最外围国家遭受碰撞和冲击后,暂时脱离亚洲货币汇率联系机制或退出泛亚元区,而核心国家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风险;但是同时却必须负担起区域主导大国的责任,及时帮助这些区域外围国家重组金融体制,帮助其重返区域金融板块中。二是作为区域金融板块的核心,可能从区域外围国家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但是其国际收支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均需考虑政策的外溢效应。如果我国以推进人民币作为亚洲支点货币,有关人民币的宏观金融政策就不再是独立的国家经济政策,而是综合考虑了区域内其它国家金融经济发展需要的,带有“区域政策”色彩。
  但要使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需要中国经济作出转型,目前中国以全球20%的人口,耗用全球30%的资源,提供给全球10%的产出;未来10年,中国必须以全球18%的人口,耗用全球36%的资源,提供给全球18%的产出,才能使得中国经济在整体质量上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可靠支撑,现在看来,这非常具有挑战性。
  命题四: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国际化的人民币“资产池”作为支撑。
  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多种政策的搭配和协调。粗略地来说,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和国际化进程的融合意味着以下一些基本思路:
  以货币互换为手段,以跨境贸易为突破口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难点可能并不在于让周边经济体接受人民币及相应资产的输出,而是中国货币当局如何提供高效的结算通道和便捷的境外人民币向境内的回流渠道。
  没有利益相关就没有关注,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必须以人民币资产池的国际化为支撑。回顾美国,其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市场是国债市场,而其股市的国际化程度却始终较低;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的输出必须有国际化的中国国债市场为基础 。
  好友何志成在其新作《保卫人民币》中对人民币国际化有精彩分析。我们的观点非常接近,如何正视我国资本项目管制的长期性问题,欧洲国家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走到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平均花费了16-20年的时间,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值得中国关注的基本战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崛起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 2010-07-06
· 人民币国际化可提升中国债权国地位 2010-05-24
· 孙兆东: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条必走之路 2010-04-13
· 我国或借道国际板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2010-03-09
·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从周边化起步 2010-02-01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战略抉择·[思想频道]财经洞察:房价疯涨,炒作还是稀缺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