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7-07 作者:李星文 来源:北京青年报
|
|
|
美国媒体日前爆出,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有两种化学成分:一种是含有玩具泥胶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另一种则是从石油中提取的“特丁基对苯二酚”。日前,麦当劳中国公司对此发函回应称,这两种物质含量均符合现行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三聚氰胺奶粉的阴云散去未远,更加拗口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对苯二酚”又裹胁在麦乐鸡中悄然“进口”,不能不让惊魂甫定的中国人谈之色变。消息传出以后,所有人最关心的是:这两种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是否有害?有多大的危害?在美国有线新闻网络的报道中,答案是这样的:化验显示,每件麦乐鸡块的“特丁基对苯二酚”含量为0.02%,人体摄取1克会出现反胃、耳鸣、作呕等副作用,甚至会感到窒息和虚脱。可是这个问题到了麦当劳中国公司这里,就产生了另外一个答案:两种物质含量均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人体的健康无害。 既然麦乐鸡有害与否出现了不同的说法,那就要靠权威部门来辨析和定性了。北京市卫生监督所表示:橡胶类化学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日常检测项目”,而北京市食品办认为这两种物质确实是属于国家允许使用的合法食品添加剂,至于麦乐鸡的具体使用中是否超量,有待相关职能部门检查。这两个答案耐人寻味:一个说不属于“日常检测项目”,并不意味着这两种化学成分是安全的,顶多说明如果出现了有害成分,负责“日常检测项目”的机构没有责任。另一个说可以适当加入这两种成分,但是否超量则待查,这是就标准说标准,而那些已经和即将吃到肚子里的麦乐鸡究竟有没有毒素,则没有明确的说法。 相关企业斩钉截铁地否定了带毒的可能性,可他们的话没人敢轻易相信。相关职能部门的表态留有余地,只有标准没有结论,听明白了也没多少参鉴价值。麦乐鸡究竟安全与否,麦当劳的其他食品是否安全,到目前为止全成了悬在空中的问号。麦当劳是一家食客众多的连锁企业,食品安全事关公众的生命健康,这个问号停留得越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越大。事实上,这件事在境外7月4日之前就有了报道,监管部门应该有充分的时间来应对和调查此事,此事至今处在混沌状态,令人感到蹊跷和失望。 回头看,麦当劳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是有过前科的:2006年,迫于压力,麦当劳公开承认其每份炸薯条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比以前增加了1/3;2007年,麦当劳、肯德基在压力下承认他们使用滤油粉清理炸油,专家认为这会造成炸油劣化及产生致癌物……有这些记忆犹新的事实在,也就难怪人们对这次的“麦乐鸡”问题宁可信其有了。每次面临危机,麦当劳总是冰冷而强硬地抬出“国家标准”作为挡箭牌。而对公众来说,在翔实的检验数据和模糊的标准之间,他们宁愿相信前者。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再也不能含糊其辞了,这样下去只会加重公众的不安,于麦当劳的正常经营也没有好处。 为今之计,监管者应该迅速组织技术力量,对中国市场上的麦当劳食品来一次科学而彻底的检测,给公众以明确的提示。如果没有问题,麦当劳也算擦亮了招牌,公众可以继续放心地享用美食。如果某些食品确有问题,则应以最快的速度昭告天下,防止有毒物质继续为害人间,并且要对企业依法查处。如果暂时弄不清有没有问题,那也应该坦白地说出来,并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原则,责令企业修正产品。只有这样,监管部门才算履行了职责,不负公众的重托。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