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我国需求结构的变化
□
从生活必需品到耐用消费品。比如说,我国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1996年降到50%以下,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也降到50%以下。到2008年,城镇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到36.3%,农村恩格尔系数则降到43.1%。在生存性支出比例大幅度降低的同时,城乡居民对住房、汽车、电脑、高档电器等消费品的需求更加普遍,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开始大幅增加。 □
从私人产品到公共产品。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之初吃饭、穿衣等私人产品的严重短缺开始成为历史,全社会公共产品的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公共产品短缺的时代开始到来。这突出地反映在城乡居民的发展性消费支出比例明显超过生存性消费支出比例。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公共安全、基本住房、资源环境等这些公共产品的短缺,开始成为全社会的突出矛盾。适应这个大趋势,基本满足全社会对基本公共产品的需求,是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任务。 □
从物的发展到人的发展。首先,表现在人的自身发展。突出反映在健康、受教育程度、劳动就业、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这就必然提出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客观需求。由此可以看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随着发展阶段和社会矛盾的变化而提出的一个历史性的大课题。其次,人的公平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期坚持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二元制度安排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已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发展权、参与权等。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公共治理结构。建立社会利益诉求渠道,建立社会参与的体制机制,从而形成比较完善的公共治理结构,是人的发展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本质要求。
我国消费率呈下降趋势
1978年,我国的消费率是62.1%,2008年下降到48.6%,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2000年以来,消费率下降更为明显,8年时间下降了13.7个百分点。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居民的消费率将近50%,现在只有35%,下降了将近15个百分点。 从国际比较上来看,我国的消费率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比如和金砖四国的巴西、印度和俄罗斯比,巴西是75.7%,印度是64.9%,俄罗斯是67%,我国的消费率落后于金砖四国的其他三国大概15-20个百分点。
我国城市消费进入新阶段
我国的城市消费开始进入以汽车和住房为主的重要阶段。从汽车需求来看,2009年我国的汽车销售量达到1300多万辆。近几年汽车工业也将呈现比较好的发展趋势。从城镇住房的需求来看,保障性住房需求、改善性住房需求、投资性住房需求的全面增大,这也正是现在房地产处在一个比较复杂阶段的客观原因。此外,农村的消费潜力巨大。世界上有一句流行语:具有七亿人口的中国农村,将是未来世界消费版图上的最大亮点。从现实看,农村生存性的消费需求支出开始降到45%左右,发展性的消费支出开始提升到50%以上。我国农村这个世界消费版图的亮点,可以说潜力开始逐步释放。这将对我国形成消费主导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均自迟福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