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频道(2010版) >> 经济理论
以公平与可持续为目标 转变我国发展方式
2010-06-11   作者:迟福林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文章索引

新阶段我国社会需求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十二五”时期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趋势
解放思想,实现政府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
相关链接

  “十二五”时期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趋势

  “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会呈现什么基本趋势?总的判断是:“十二五”是改革发展实现历史转变的关键五年;是第二次转型和改革的历史起点;是扩大居民消费、构建消费大国的关键五年;是打破行政壁垒、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关键五年;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五年;是推行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五年。
  1.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型
  消费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消费主导的发展模式更具稳定性和持久性。
  (1)投资-消费失衡是现行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矛盾。从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来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长期高于消费。最近几年,消费的贡献率在逐步提升,尤其是2008年以来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消费的增长比较明显。但总体来看,消费还是一个逐年走低的趋势,其中主要的是居民消费率的下降。
  (2)未来5年左右要努力实现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历史性转变。首先,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人均G D 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投资出口对G D P的影响呈下降趋势,消费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我国的人均G D P在3000到4000美元之间,应当说正处在提升消费率的历史拐点。
  (3)要实现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关键取决于能不能推动相关政策和体制的创新。如果“十二五”时期,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都提高5~10个百分点,也就是居民消费率由现在的49%提高到55%左右,居民消费率由现在的35%恢复到50%左右的话,那么就会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格局。这样一个目标在未来的5年左右能不能实现?第一,取决于消费政策的调整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变化。第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关键在于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例如:以缓解收入差距为目标,启动新一轮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控制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资源红利的社会共享为目标实现国有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财产性收入的体制基础,逐步缓解并缩小居民过大的财产性收入。
  2.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型
  城市是消费的主要载体,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构建消费大国或者形成消费主导的战略性选择。“十二五”时期,我国正处在由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型和变革的重要阶段。总体上说,工业化处在一个调整提高的阶段,城市化将呈现快速发展的基本趋势。
  (1)城市化进程对发展方式转变会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城市化不仅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也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人均G D P3000美元,城市化率大概在55%左右。2009年我国人均G D P已超过3000美元,开始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但城镇化率仅为46%。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和升级,导致内需不足和产能过剩。
  (2)未来5年,我国将形成城市化主导的新格局。也就是说,我国城市化率至少由现在的46%达到50%以上。有没有这种可能呢?第一,未来的5年,我国将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城市化率每年将提高1%至1 .2%,由现在的46%达到50%。这个快速发展,由东部向中西部扩张,中西部的城市群将成为突出特点。有一个误区,以为中部的落后主要是工业化率太低。但从统计数字看,中部的工业化贡献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不多。但中部的城市化率滞后于东部15个百分点,甚至还低于西部0 .6个百分点。预计“十二五”时期,以武汉城市圈为重点的城市群将成为中部城市化的一个突出亮点。在大中城市加快发展的同时,将出现大城市群、城镇化、区域一体化齐头并进的格局。第二,城市间的竞争与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活力。第三,适应城市化时代需求的第二次转型和改革。未来5-10年,改变城乡二元制度安排,我国的城市化率至少可以提高10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应当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的制度安排;二是推进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为形成经济主导的城市化新格局提供制度支持;三是推进中央和地方的合理分权,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城市发展自主权。
  3 .公共产品短缺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型
  (1)我国开始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家庭的支出主要是私人产品的支出。近十多年来,家庭的支出开始逐步向教育、医疗这样一些支出转变。总体上看,现在个人用于公共产品的年均支出大概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前五年的支出总额。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到来,政府公共服务投入总量明显增加,数量上说是历史最高的。但是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以及占G D P的比重相对来说还是偏低的。比如,2008年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4%,社保与就业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0.9%。我国教育支出的绝对数在明显加大,但是相对比例却有所降低,2008年教育支出占G D P的比重从3.2%降到2.97%。2009年世界平均教育支出是4.6%。
  (2)解决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将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它关系到消费倾向又涉及到再分配的水平。比如,公共服务与消费率,澳大利亚蓝领是发周工资,周五晚上一般支出都很大。为什么他们敢于当期消费,就是有安全的社会保障网。印度的消费率也较高,它的消费率与财产权清晰直接相联系。严格而清楚的财产权是印度消费率比较高的一个重要条件。
  (3)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经济水平的制约,更涉及到制度的安排。未来10年,广东省将拿出近2.5万亿解决全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不仅国内领先,而且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一个财力问题呢,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呢?广东调整了财政支出结构,把用在其他地方的钱拿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有眼光的战略性选择。广东省这样一个大手笔的投资,会明显改善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会由此加快形成广东人力资源优势,这对广东的发展方式转变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4)我国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要的是要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基础。要明显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真正建立一个公共财政体制;要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职责上的分工体系和由此的问责制;要尽快出台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
  4.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低碳经济不仅是对现行发展方式转型的挑战,更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历史机遇;它不仅涉及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更是以破解结构性矛盾为核心的制度变革;它不仅是一场环境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革命。
  5 .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型
  以G D P为核心目标的经济增长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有内在的联系,并形成政府追求经济总量扩张的相关机制与政策。例如,上级政府确立一个量化的增长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地各级官员身上,使G D P的增长成为官员考核升迁的主要指标。这一机制的形成,必然助长权力干预经济。在社会矛盾的处理中往往倾向于为G D P增长让路。这样,改变G D P为主要目标的增长方式,不能不改变政府主导型的增长方式。“十二五”时期,政府转型将成为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和重点。
  政府转型具有深刻性和复杂性。从现实情况看,政府的职责划分和政府的自身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过去我们一再讲,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今天,由于现行的财税体制、干部选拔机制等综合性因素,使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开始形成并具普遍性。为此,改变政府主导型的增长方式和改变政府自身的利益倾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十一五”规划强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改革的关键和重点。这几年行政体制改革有所进展,但是总体上没有大的突破,甚至在有些方面矛盾问题更为突出。要改变政府主导型的增长方式,重要的是在“十二五”时期加快推动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比如:建立中央地方严格分工的公共职责分工体制;推进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推动行政体制范围内的三权分设的改革;推动公共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1234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迟福林:破解政府发展理念变革四大课题 2010-05-05
· 迟福林:海南应城乡一体化开发 2010-03-05
· 迟福林:房地产刚性需求中长期内将上升 2010-03-22
· 迟福林:免税、博彩方案尚在制定中 2010-01-07
· 迟福林: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 2008-12-12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全球若触发第三次大萧条,谁之过?·[思想频道]用正确福利制度改变收入分布失衡局面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