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频道(2010版) >> 语录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创造
2010-03-16   作者:搜狐博主 思睿  来源:搜狐网-搜狐博客
 
  前几天,搜狐IT搞了一个“中国制造何时转向中国创造” 的专题,还应邀写了个小短评“不怕流氓会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山寨机一直被认为是通信终端领域的流氓,以前只会在市场上打架,钻空子。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山寨机漂白,比如天语,我们发现山寨机的阵营也在逐步分化,一部分人在挖掘从流氓一路走来的积淀,进而演变成一种独特的产业文化;而另一部分人则在继续着山寨的道路;但更多的山寨则在大浪淘沙中死去。所以,中国要想通过转变制造业的窘境,要提升创造的价值贡献,也必须要挖掘我们自己独有的文化底蕴,简而言之,中国创造的转向更多的是文化价值的回归。”
  今天看到台湾政论家南方朔的一篇文章,颇有心得。南方老兄对中国传统价值观进行了挖掘,认为当今社会人人浮躁,忽略“立德”“立功”“立言”,更多的追求“立名”,加上现在资讯的发达,立名被一些小聪明放大,进而塑造了更多的无序的“十五分钟英雄。”反而让我们很少见到真正的大英雄了。
  前些日子,回了一趟老家,看着乡村里袅袅炊烟,想起了一个观点:“中国这么多年的历史,为什么到如今反而缺少文化?美国的文化之所以被认可和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对乡村文化的积淀、沿袭和深入挖掘。”确实如此,在我们国家,是对农民的轻视,甚至于蔑视。在我们国家是对乡村的不屑甚至于忽视。
  南方朔所讲的十五分钟英雄现象,被他归结为立名的范畴,进而立名变成一种目的或者是终极追求。但其实立名之后的逐利行为才是这些所谓的英雄的最终目标。抛开一切文化的积累和束缚,逐利变成了国人的终极信仰。其实这是非常可怕的。说到底,其实是文化的缺失。
  山寨机的流行,实际上就是在文化缺失情况下的十五分钟英雄现象。而这种现象到底能够存留多久,能够影响多大实际上已经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而不管山寨机走的有多远,对外输出的终究不是一种文化,不能让人在心里留下印记。在媒体所做的关于山寨机的报道中,我们看到,很多的山寨机品种被卖到了东南亚,这有时候成为我们国人引以为傲的话题。
  其实去过东南亚旅游的人对印度一定不陌生,满大街印度风情的汽车,满大加印度特色的服装。如果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马路,看看我们的着装。相信,如果你穿着马褂一定被认定为异类,如果你买个纯国产的汽车,一定被认为没有品味。然而事实上,那些所谓的汽车厂家也在进行着这样的宣传“xx发动机,xx地盘,xx变速箱”,如果仔细研究一下,整辆车没有一个是自己生产和设计的,整个一个多国概念的山寨车。再回过头来看看印度,人们以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为荣,人们买了一辆进口卡车也要把它打扮成印度模样。而完全没有中国人那种买个夏利也要加个奔驰的标的作风。
  这是一种文化的差异,当我们以为把孔子学院开到国外,就是一种文化输出的时候,孔子学院变成了十五分钟英雄。因为孔子在孩子们还不知道的他的“德”“功”“言”的时候,“名”被强行灌输。而印度正在以他独有的文化挖掘,影响着接近他的人。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小聪明会淹没大智慧。中国要真正的从制造转向创造,就要抛开一切急功近利,抛开一切自诩为创新的小花招。要返璞归真,真正的做到文化价值的回归,这样的创新也才能够长久,而不仅仅是当一个“十五分钟的英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韩国人不满日本朝日啤酒是“中国制造” 2010-02-05
· 中国制造业的空间 2009-12-10
· 中国制造“国家营销”眼光还需放远些 2009-12-08
· 冷静看待“中国制造”形象广告 2009-12-08
· “中国制造”何必舍近求远 2009-12-03
 
频道精选:
·测试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