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还是放弃:经适房走到十字路口
    2008-12-26    本报记者:郎秋红    来源:经济参考报

  广州市11月26日推出2145套经适房,但认购结束后,半数以上未能售出。12月23日,广州市再次公开向符合购买资格的低收入家庭发售1170套经济适用房。图为建筑工人在广州市金沙洲经济适用房社区施工。新华社记者:壮锦 摄

  曾经被无数中低收入群体寄予厚望的经济适用房,如今再度沦入“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百姓弃购、政府停建,刚刚大张旗鼓开建一年的经济适用房一起步就站在了发展还是放弃的十字路口。

  不受待见的经济适用房

  “如果在去年,这些经适房早卖完了。”长春房地产管理和住房保障局副局长李晓曼认为,房地产形势的变化使经适房不再炙手可热。
  吉林省长春市今年重启经适房建设,全年建设22.7万平方米,3780套,前两批共发售1900多套、目前近5个月时间过去了,还剩400多套没有售出。在此期间,长春市两次放宽购买经适房收入标准,将月人均收入标准由500元以下放宽到800元,允许优抚对象、复转军人、残疾人等6类特殊人群购房,但是始终没有出现想像中踊跃争购的场面,抽签现场反而屡屡出现了中签者弃购的现象。
  “这经适房也不经济啊,比商品房便宜不了多少。”在经适房抽签现场,申购者苏先生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今年1至7月,长春商品房均价为3269元/平方米,经适房均价为2150平方米。进入下半年,长春房价涨幅有所回落,并且随着低首付、送家电、送装修等促销手段的推出,商品房实质已经降价。而经适房均价一直没有变化,并且要求购房款一次性交齐,购房者拥有有限产权,5年内不得上市,上市时20%的收益要交政府。
  吉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张琪说,长春市商品房价格本来就不是很高,经适房与商品房相比,价格优惠不明显,因此缺乏吸引力。
  经适房不受待见的情况不只长春,据了解,今年北京、杭州、济南等地纷纷出现了经适房土地流拍、申购者弃购等现象,价格高、位置远、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普遍为购房者诟病,而今年九月份后的国际金融海啸和经济衰退,则使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降至冰点。

  正在被边缘化的经济适用房

  尽管具体数字尚未出台,但是记者从长春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明年长春市将大大削减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面积,扩大廉租房建设面积。较之长春,河北、辽宁、山东等地步子似乎更大,前一段时间已经先后宣布停建经济适用房或者促进经适房向廉租房“并轨”。
  对于调整经适房面积的原因,长春市房地产管理和住房保障局副局长李晓曼解释说,这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实际进行的调整,“实事求是地说,人均收入800元以下的家庭,购买经适房确实有困难。”
  今年长春经适房发售遇阻,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门槛过高。2008年长春重启经济适用房建设后,为避免出现“开宝马住经适房”的现象,对申购对象、户型面积均进行了严格界定,条件之严,以至于有人说“只有人民公园的乞丐才符合标准”,结果出现了“够条件的买不起,买得起的不够条件”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不断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扩大保障范围,把更多的低收入者覆盖进来。”李晓曼说。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城市,长春市房地产市场近两年的繁荣局面来之不易,适当减少经适房建设面积,也可避免经适房面积过大对商品房市场造成冲击。
  不过,据记者观察,在廉租房大热、经适房遇冷的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因素。今年11月底,国家发改委宣布未来两年4万亿元投资计划,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占2800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目前仅限于补助廉租房。
  “过去建廉租房是政府干拿钱,而建经适房可以一次性收回投资,所以地方政府更重视经适房;现在中央财政补贴廉租房,所以各地大建廉租房是很自然的。”长春地产界资深人士顾永超说。顾永超认为,商品房市场的变化和国家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有可能改变地产格局,经适房可能再一次被边缘化。
  最近,长春市出台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22条意见中,明确表示支持团购。而据记者了解,今年年底交工的长春市某单位团购房,均价1750元。这就意味着明年房地产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一批比经适房价格更低的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可谓生不逢时。”顾永超说。

  经适房何去何从

  关于经适房的去留,争论已存在多年。据了解,1998年我国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后,各地一度兴建了许多经济适用房,以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但是,由于经适房在建设和分配过程中走样变味儿成了富人的专利而屡遭非议,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去年伴随商品房价格不断升高,经适房被重新提起,期望其能担负起中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的重任,同时能够对飞涨的商品房价格起到制约。不想,一批经适房刚刚投入市场,就赶上房地产市场降温和全球金融危机,经适房的去留存废一下子又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当初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人现在放弃申购,是可以理解的。一是现在看来价钱并没有多少优势,二是地理位置都较为偏远,交通不便。综合来看这种房子其实不见得就有多经济实惠、它只能在房价高企的时候起到平衡楼价的作用,当房价下跌,回归到正常轨道的时候,这种房子就会成为心理负担,如同鸡肋。”一位网友分析说。
  长春房地产资深人士顾永超认为,按照我国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政府帮助少数低收入家庭解决廉租住房,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和中等收入者购买普通商品房或经济适用房,高收入者购买商品房,这是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合理结构。现在一些地方出台的经适房和廉租房“合并”,实际上是将中低收入者拉入廉租房群体,顾永超担心,这样做的结果,既没能满足中低收入者,也加重廉租房执行的压力。
  吉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张琪认为,经济适用房是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背景下的产物,当前市场发生变化,住房保障体系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对经适房的保障范围是不是应该重新科学定位?经适房价格可不可以与商品房价格接轨,按一定比例浮动?
  “以前重经济适用房没错,现在重廉租房也没错,关键是不能遇到问题就重走老路,而应该探索新的管理办法,而不是因噎废食,简单并轨或停建。”张琪说。

  链接

  专家建议:新建经适房不如消化存量房

  本报讯 9000亿元保障性住房政策出台后,各地相应推出了经适房建设兴建计划。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李晓群提出,与其大规模新建,不如通过存量调整解决经适房房源问题。
  据了解,今后3年我国计划新增200多万套廉租住房和400多万套经济适用房。李晓群认为,1990年前建的房子,大多数面积只有七、八十平方米,都可以算做经济适用房,加上近两年兴建的经适房和廉租房,市场上小户型的房子已经不少了,而小户型是一种过渡户型,尤其是匆匆上马的,规划和设计很难完善,注定很快过时和落伍,用不了多少年又面临大拆大建,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
  因此,李晓群主张经适房主要应靠存量房解决,变“补砖头”为“补人头”,通过发放住房补贴的办法,让低收入群体通过买旧房解决住房困难问题,而新建的房子应该建得好一些、标准高一些,甚至50年不过时。这样既激活了二手房市场,又可避免建了拆、拆了建带来的浪费,“否则,中国永远都是一个大工地”。(记者:郎秋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