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棉花滞销 棉农叫苦不迭
    2008-12-01    本报记者:廖君 皮曙初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图为山西棉农的居住地,场地里堆放了大量没有出售的棉花。本报记者:彭洋 摄

  眼下正值新棉大量收购、集中上市的高峰期,记者在棉花主产区湖北省采访了解到,由于棉花收购价格一跌再跌,出现了棉农存棉难售、棉企观望不收的局面。据湖北省棉花协会调查,目前全省还有近50%的棉花滞留在棉农家中或地里,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收购加工的皮棉也只销售了一成多。尽管国家实行棉花收储政策,起到一定的托市作用,近期收购价格有所回升,但专家表示,市场不确定因素太多,棉花企业始终保持谨慎收购的态度。专家担心,今年棉花滞销将会极大挫伤来年农民种棉的积极性。

  棉花丰“产”不丰“销”

  荆州市是湖北省产棉大市,年产逾5亿公斤,2007年棉花市场行情很好,今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就增加了10多万亩,达177万亩。但是,现在许多棉农却看着满满堆放在屋内的棉花发愁。
  荆州市石首大垸镇泥兰村王开华说:“往年这个时候,到处有人喊买棉花,今年却一片沉寂。”他们村今年种了3000多亩棉花,前段时间收购价一斤2.7元,棉农嫌低不卖,现在价格越来越低了,想卖却没人来买了。
  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是全省闻名的产棉大镇,有棉田8.6万亩。弥市镇五灵观村李子付说,今年种棉花亏“大”了。8月棉花正需养分和光照,当月15-17日、20-23日却连降两场大暴雨,第一场淋死棉花10%,第二场淋死30%,往年每亩产棉350公斤,今年只有165公斤,收成锐减;而成本却在上升,钾肥每袋50元涨到了115元,摘棉花人工费每天40元涨到55元,犁地人工费每天70元涨到100元。李子付说,去年每亩成本600元,今年要860元;去年棉价最高每斤3.25元,今年最低每斤才2.3元;去年每亩收入1780元,今年不到1100元。
  据武汉市农业局11月初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40多万亩,产棉6.8万吨,比起去年产棉8.8万吨,产量减少2万吨,而受价格下跌因素影响,今年有一半、约3.4万吨棉花囤积农户家中。新洲章程村的腾爱娇今年种2亩棉花,收成近500公斤,而至今棉花还囤积在家中,“价格太低了,等行情好了再卖。”她介绍,去年棉花籽棉价是5.6元/公斤,最高达到6.4元/公斤,今年价格跌到4.2元/公斤也没什么人要。
  “你们看,价格太低,这些棉花我一斤也没卖。”新洲区邾城乡章程村的程尚林是该村的种棉大户,在他家楼梯间仓库里,10多袋棉花堆满楼梯间。程尚林介绍,棉花价一路下跌,5.6元/公斤、5.2元/公斤、4.6元/公斤,眼下价格降到4.2元/公斤。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6亩地的棉花,不算人工,种子、肥料加上农药等,投入近2000元,以目前的价格计算,只能卖4000多块钱,“也就是说忙活了大半年,只落了2000块钱,而去年却卖了8000多块钱。”
  据了解,由于价钱不好,像程尚林这样囤着棉花不卖的村民在章程村就有一半以上。新洲区邾城乡章程村党委书记程建森介绍,不仅是章程村,该乡40个村,如大渡村、巴徐村等,都同样存在这种现象。新洲棉农的遭遇,武汉市其他几个产棉大区,如东西湖、蔡甸、黄陂等同样存在。

  全球金融危机的连锁反应

  湖北省棉花协会副秘书长张建源告诉记者,今年棉农“很惨”,生产经营损失已成定局:其一是由于价格的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一斤籽棉减少0.5元,一亩地就要减产180元左右;其二,今年以来,农业生产资料普遍涨价,种棉成本增大,全省各地平均种棉农资成本一亩上涨了150元以上;其三,今年受低温、寡照和暴雨、渍涝等异常天气影响,棉花减产在15-20%之间。
  据湖北省棉花协会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旬湖北省启动棉花收购,开秤收购价一斤2.7元左右,以4级棉为主;9月初略有上升,基本维持在一斤2.8元,少数地区达到一斤2.82-2.85元。但是,从9月中旬开始,价格回落,10月份更是急速下降,目前已跌破2.5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5元/斤。新棉销售价格也一路走弱,3级棉由8月中旬的每吨13600元到目前的12000元,降幅一吨达1600元,实际交易已出现了11000元/吨的价格。棉副产品收购价格也出现下跌态势,棉籽由一斤1.1元至1.2元跌到目前的0.75元,棉短绒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张建源说,造成棉花价格大幅下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生影响。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已经停产、半停产,原材料需求下降,价格压低,从而影响到棉花收购企业的销售,进而影响到对棉农的收购。
  他说,往年这个时候,湖北的棉花收购应该已经完成80%,到11月底就基本上没有棉花卖了,但按照目前企业收购的情况来看,今年全省棉花总产在36-38万吨之间,目前已经交售十八九万吨,还有35%左右的棉花积压在棉农家中,15%左右在田里没有采摘。而据他们这几天对全省40多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调查,这些企业收购加工的8.1万吨皮棉,目前只销售了11%左右。
  湖北省棉花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五位,据湖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去年湖北棉花种植量627万亩,总产量45万吨。张建源介绍说,由于去年种植棉花收益高,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今年准备大干一场,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增加了7%-8%。然而,单产减产、成本增加,使种棉收入锐减,棉农们本来期望今年棉花能卖个好价钱,可以弥补植棉损失,但是今年收购价格不升反跌,使广大棉农雪上加霜,叫苦不迭。
  不只棉农焦急,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也急。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同洲说,以前加工厂每收购一斤籽棉,加工打包后可赚0.14元差价,但是按现在的价格,要亏0.21元;弥市镇有棉花加工企业13家,这些企业刚开始对棉价上扬还抱有期望,明知会亏也收购,不料棉价一降再降,所购棉花堆满仓库,不敢卖,也不敢再买。一些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纺织企业接受3级棉到厂价为12500元/吨,已接近当前的收购成本,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没有多少利润空间,如果以高于目前市场收购价格收购棉花,就会收得越多亏得越多,所以许多企业宁愿白付银行利息,也不愿放开收购。
  棉花滞销、价格回落,轧花厂日子也不好过。据了解,仅新洲邾城乡一带,大小轧花厂就有10多家,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些轧花厂也面临危机。11月初,在武汉市新洲区邾城乡章程村318国道旁,在当地经营了7年之久的武汉志清棉业有限公司大门紧闭,厂内空无一人。负责看守厂房的老人程先兆是公司老板程志清的父亲。谈到今年公司的情况,老人一脸愁容。轧花厂主要是收购棉农的籽棉,脱籽后轧成皮棉,再销往山东、湖南等地的纱厂。往年一到8月底,外地纱厂便纷纷派车前来拉货,今年却一台车也没来,儿子只得自己联系一些老客户,好不容易拉到订单,还得自己发货过去,现在厂里还积压了三四万公斤货没有销出去。

  多管齐下确保棉花市场稳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全球经济危机对棉纺织产业影响首当其冲,目前棉花市场现状,不是一般的供需矛盾,而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不断有纺织企业关门倒闭。随着时间推移,危机还不断蔓延和深化。
  而棉农将棉花大量积压在家中,容易受潮霉变,或者掺入杂物,直接影响品质,到时更卖不出好价钱。随着时间的逼近,存棉过年不是明智之举,棉农由惜售转为急售,将会对本来就疲滞的市场带来更大压力。张建源对此十分担忧,今年棉花的惨淡销售情况,会直接影响来年棉农种植的积极性,明年棉花种植面积就会大幅度降低,保守估计明年湖北棉花种植面积可能减少20%左右。
  张建源说,10月中旬以来,国家第一批对新疆22万吨和第二批包括部分对内地的100万吨棉花收储政策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托市作用,这几天的价格基本稳定下来,但是由于交易仍旧冷清,不确定因素太多,棉花企业始终保持谨慎收购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产业链最弱势群体棉农的利益。因此,他建议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出台棉花政策将保护棉农利益置于首位。
  他希望能够继续加大收储力度,这是托市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不仅中央要扩大对内地棉花的收储数量,还应及时启动省级储备棉花,由于分配到湖北的收储棉量十分有限,他建议由省级财政补贴,指定本省棉花收购企业进行收储,以缓解本省棉花产业的压力,切实保护棉农利益。他还建议,实行棉花最低收购保护价,给棉农一颗生产“定心丸”,保护棉农利益,稳定棉花生产。同时,还要加大对纺织企业资金和出口扶持力度,通过改善棉花产业链的下游环境来带动整个产业畅通。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