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将实施薪柴替代能源工程
    2008-08-26    本报记者:边巴次仁 德吉    来源:经济参考报

  由于西藏高原离太阳最近、日照时间长,绿色能源——太阳能利用前景诱人。图为一藏族老阿妈用太阳灶烧茶。本报记者:觉果 摄

  受能源匮乏和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影响,西藏广大农牧民主要依靠牛(羊)粪、薪柴、草皮等作为生活燃料和取暖燃料。这种生活方式破坏植被、森林和草场,对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为改变传统能源汲取方式,保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也为了适应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扩大,西藏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投资58.11亿元,实施包括农村沼气建设、普及太阳能等五大薪柴替代能源工程。

  破坏森林植被、导致草地退化,西藏薪柴能源消耗现状不容乐观

  资料显示,西藏年人均生活能源消耗为0.7吨标准煤。西藏农牧业人口薪柴能源年消耗总量约为127.7亿千瓦时/年。按四口之家计算,一年炊事、取暖等烧柴约5至6吨,折合木材6至7立方米,相当于破坏森林植被4至5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消费量还将继续增加。
  资料显示,一些地区过度采集森林和草皮、灌木等做生活燃料,严重影响了这些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植被覆盖率大幅度下降,恢复难度大,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西藏几十年的薪柴消耗量高达3000多万立方米,是商品材的6倍,自用材的10倍;在非林区农牧民薪柴消耗除少部分来自天然林区外,93.7%来自对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天然灌木林的樵采,使得每年有0.40至0.67万公顷的灌木林遭到樵采甚至刨根等毁灭性破坏。
  对生物质能源的过度依赖,同时导致了西藏草地退化问题日趋严重。资料显示,目前,西藏退化草地面积达4266.7万公顷。草地退化直接导致西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土壤保持、物质生产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减弱。过度依赖畜粪燃料还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实施薪柴替代能源工程将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按照规划,薪柴替代能源工程将给西藏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测算显示,薪柴替代能源工程实施后,将使100%的县城以上城镇居民能够使用薪柴替代能源,50%的农牧民能够使用薪柴替代能源(太阳灶除外),每年可减少132万吨的薪柴或141.2万吨畜粪等能源消耗,使274.55万亩森林免遭破坏,年蓄水量0.82亿立方米,年固碳167万吨,年固沙6410万吨,产生氧气13.4万吨。
  西藏自治区农牧厅有关人士认为,规划的实施同时可有效提高西藏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使水能资源得到更有效开发利用,有效减少对森林、草地的破坏,可防止草原退化和灾害的发生,遏制草地土壤沙漠化趋势,改善项目实施区域的生态环境,使项目实施区域森林得到有效保护,草场盖度逐步提高,森林、草地生态功能得到逐步恢复,使整个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状态,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同时,这项规划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十分突出。规划实施后,西藏使用薪柴替代能源的农牧民每年可增收节支4亿多元。目前,牛羊粪市场价为400元/吨,薪柴市场价为600元/吨,以此标准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估算,户用沼气收益为1250元,20万户使用沼气的农牧民每年增收节支2.5亿元;太阳灶收益为1284元,25万户太阳灶的农牧民每年共增收节支2.21亿元;每户被动式太阳房每年节省燃料支出约300元左右,8.25万户使用太阳房采暖的农牧民每年增收节支0.25亿元左右。
  专家认为,随着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在西藏规模化生产和服务网络的建立完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仅可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还可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特殊扶持政策实施五大替代能源发展战略

  根据这项规划,西藏将从2008年下半年实施包括农村沼气建设工程、以电代薪工程、太阳能普及工程、固态生物质燃料推广工程,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推广五大工程。其投资比例分别为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将投资8.72亿元,以电代薪工程投资39.7亿元,太阳能普及工程投资9.41亿元,固态生物质燃料推广工程投资约0.28亿元。此外,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推广工程还未进行投资规划。
  为了顺利实施这一能源替代战略,西藏自治区政府将采取特殊引导和扶持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适当提高薪柴替代能源项目投资在能源总投资的比重,同时设立5000万元专项滚动资金,作为薪柴能源替代发展调剂资金,用以解决没有相应经费来源渠道的其他事项;保证农网改造工程和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及时,支持条件适宜地区建设沼气和生物质燃料生产基地,并实施财政补贴、财政贴息、财政担保、政府采购等激励政策。
  同时,将采取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对相应项目的推广实行逆向调控,并由不同层级政府制定推行薪柴替代的法规、条例,逐渐减少或禁止传统薪柴能源的采集与消耗。采取补助与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和鼓励项目区群众参与薪柴替代;设立禁采、禁伐区,及时对森林、草场等实行区域禁采、禁掘、禁伐,并实行专人值守。
  通过这些行政手段,政府将建立项目管理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规范开发和建设秩序,建立应急体系,加强与使用薪柴替代能源的农牧民之间的沟通,技术人员主动定期上门服务,帮助农牧民安全有效使用薪柴替代能源。
  同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指导和参与薪柴替代项目建设,培养专门人才,区内高中等院校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太阳能应用技术、生物技能利用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大专院校特别是相关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加大招收农牧区初高中毕业生的力度,定向培养一批薪柴能源技术应用和管理人员,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培养技术骨干、生产能手和运行维护与经营管理人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