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宠”国际市场到重新得到世界同行认可,在新疆“红色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番茄加工业经历了痛苦的“嬗变”。在遭遇了国外“绿色壁垒”的当头棒喝后,新疆痛定思痛,重塑“金字招牌”,使这一重要出口产品的品质再次走到世界前列。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疆番茄酱产品逐渐打开国际市场,并开始与国外企业争锋。但由于忽视质量,在国外“绿色壁垒”前频频碰壁,出口量锐减。
与以往每天与羊群为伴不同,年逾60的哈萨克族老人托汗·吐拉兹现在更关心的是番茄的长势,他居住的玛纳斯县加尔英瓦提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番茄,依靠这种经济作物,这里成为新疆北部最富有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 与往年一样,当地一家企业今年继续与加尔英瓦提村签订了2000亩的番茄收购订单。企业不仅统一提供种子,还派出了技术人员,厂家的要求具体到了从播种、耕耘到采收的每个环节,在交售时节,甚至规定运输番茄的车辆不能运输别的农产品,以防原料被污染。 位于天山北坡的加尔英瓦提村海拔1000多米,炽热的阳光和洁净的空气使这里成为世界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之一。“企业怎么要求,那我们就要不折不扣地照着做,不然吃亏的是自己。”托汗解释道,“用我的番茄做成的产品要卖到欧洲去,不按要求做,会丢中国的脸!”而两年多前,一些愤怒的农民在企业门口倾倒番茄以示抗议,那场景至今还让他记忆犹新,当时企业拒绝收购不合格番茄。这种‘挑剔’的做法当时并没有被农民们理解。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疆番茄酱产品逐渐打开国际市场,并开始与国外企业争锋。虽然有近十万各族农民为这些企业提供原料,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每到番茄交售季节,嗷嗷待哺的企业不得不降低收购标准。 忽视质量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产自新疆的番茄酱在国外“绿色壁垒”前频频碰壁,出口量锐减。出口受挫的企业无法兑付农民的原料款,农民种植番茄的热情也急剧下降。 一系列的后果给中国企业和农民敲响了警钟,迫使他们不得不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严格管理,新疆番茄加工企业重新夺回一度失去的国际市场,2006年新疆番茄面积也恢复到近百万亩的规模。 在历经风雨之后,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国际市场份额,一些番茄加工业企业也开始联合起来抵制农药超标的番茄。作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国内番茄加工业巨头新疆中基公司和中粮屯河公司自今年8月16日起,联合抵制农药超标的原料进入加工流程,并互相通报生产不合格番茄的农户名单,通过电视和广播予以公布,迫使农民提高原料安全管理的意识。 事实上,正是在企业近乎苛刻的要求下,新疆农民才种出了世界上品质最好的番茄。今年8月上旬,前来考察的世界加工番茄联合会各国成员在惊讶于新疆番茄种植规模的同时,更对这里番茄的品质羡慕不已。“不这样,就难以拿到进入国际市场通行证”,农业专家朱寿贤说。这位年轻的女专家供职于中国番茄加工巨头中粮屯河股份番茄事业部,负责收购加尔英瓦提村番茄的正是这家上市企业。 利用价格优势攻城掠地一向被许多中国企业视为百试不爽的法宝,然而,“老武器”如果操作不当,往往会走火自伤。在“内战”中,伤痕累累的中国番茄加工企业,开拓新市场开始用“新武器”。
利用价格优势攻城掠地一向被许多中国企业视为百试不爽的法宝,然而,这件为出口企业惯用的“老武器”如果操作不当,往往走火自伤,引发出口目的国的严厉制裁。新疆番茄酱绝大多数出口欧盟、日本和东南亚等国,由于出口数量的激增和出口目的国过于集中,国内各企业的低价格出口战略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国际市场上传统的番茄酱生产和出口国,一度也引起了这些国家的警惕和不安。
本世纪初,美国亨氏欧洲集团公司在保加利亚的两个年加工能力3万吨的番茄酱生产企业被迫关闭,原因就是来自中国新疆的低价产品大量涌入欧洲市场。2002年10月,欧洲番茄加工组织在巴黎召开会议,其中一个主要议题就是如何应对中国番茄酱的威胁。次年,欧盟甚至开始讨论对来自中国的番茄酱征收特别关税,补贴给进口国种植番茄的农民。一时间,欧洲同行对我国出口的番茄酱实行特保措施和实施更加严格技术壁垒的呼声四起。 低价销售策略在国际市场上已成为众矢之的,而一些国内企业所谓让“意大利番茄酱生产厂家关门”的说法更是一厢情愿。毕竟打入别人的市场不容易,要是人家把门关上,再进去更难。一些外贸专家指出,“中国出口增长本来就让人眼红,我们的企业要是在哪一国打开缺口,大家往往一窝蜂地跟进。一下子抢了别人的饭碗,人家能不跟你急?毕竟你损害的是人家一个产业。” 而另一方面,虽然新疆番茄酱产品因质高价低,竞争优势明显,但在开拓市场的竞争中,一些企业利用低价策略,迫使其他企业降低成本维持微薄效益,结果优势化解,出口量增虽然不断增加,但大多数番茄加工企业却面临严重亏损。 国内企业“自相残杀”也给境外企业可乘之机,一些国外客户两边压价,使中国企业雪上加霜,亨氏、联合利华等国外厂商则把中国企业初加工的“大包装番茄酱”换成小包装,再贴上自己的商标进行销售,获得丰厚利润,中国企业则由于效益滑坡,资金难以回笼。 在“内战”中,伤痕累累的中国番茄加工企业,逐步把目光转向调整产品结构和加强质量管理,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不再满足为国外企业提供原料,开始尝试进入高端市场。小包装番茄、“番茄粉”、“番茄红素”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极大地拉长了新疆的红色经济产业链。 不少企业还与世界知名番茄产品采购商建立了销售联盟,中基公司两年前还曾通过收购法国最大的番茄制品生产企业普罗旺斯食品公司,将自己的销售舞台直接搭建在了欧洲消费者的餐桌上,使一半法国人吃上了中国品牌的番茄酱。 尽管许多国际番茄酱采购商都表示,新疆完全有条件成为世界番茄加工中心,但中国企业惊人的发展速度也让国外同行感到担忧,中国红色产业危机依然存在。 世界番茄组织近期报告称,中国番茄酱出口份额从8年前占世界贸易量的近8%跃升到去年的30%,其中新疆的出口量已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4,这意味着新疆已经成为继美国、意大利之后第三大番茄制品产地。 但从去年开始,欧盟和日本实施了新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特别是日本对番茄农药残留项目检测已经增加到328项,再次抬高了番茄制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置身国际舞台的新疆“红色产业”无疑将面对国际市场更加挑剔的“目光”。
尽管不久前来新疆参观的国际番茄酱采购商大都表示,新疆完全有条件成为世界番茄加工制品中心,但中国企业惊人的发展速度也让国外同行感到担忧,危机依然存在。
事实上,新疆番茄酱产业虽经过新一轮整合,出现了屯河、中基和天业三个在国际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企业集团,但天山南北的50多家番茄加工企业仍未完全摆脱无序竞争的局面,目前新疆番茄原料只能满足现有加工量的一半。 尽管一些企业与农户签订番茄收购合同时明确规定,如番茄农药超标或使用违禁农药,企业将拒绝收购,但这很难保证一些农户在遭拒后不会转而交售给别的企业。在每年的原料收购大战中,部分企业降低标准收购番茄,导致番茄产品质量波动不定。尽管其他国家番茄酱也存在类似问题,但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我们有理由指责不公正的贸易歧视,但我们更有理由做好自己的事,让别人无话可说。” 新疆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番茄酱生产省区,番茄系列产品的研发将对新疆优势资源转化起到重要作用。新疆轻工业行业办公室副主任詹寒戈说,目前新出口番茄制品中,初级粗加工产品占总量的80%,终端产品依然较少,虽然新疆番茄生产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每吨低160美元以上,但销售地过于集中,成本低的优势依然有可能引起出口国家的反倾销措施。此外,由于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每年企业和农民违反订单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 詹寒戈说,为了护住红色产业这块“金字招牌”长盛不衰,新疆要走的路还很长。为此,必须及早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生产面积,从生产、收购、加工环节严把质量关,企业应进一步做好研发工作,调整产品结构,促进番茄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