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新村一角(资料照片)。 下图:沈阳铁西新区。 本报记者:任勇
摄 | 一个拥有70多年历史的老工业区——沈阳市铁西区,在最近几年,按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的战略谋篇布局,成功地对原铁西区的200多户老工业企业实行搬迁重建,实施体制机制创新、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在搬迁改造中重新崛起,焕发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正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铁西新区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的新路子。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正式授予铁西新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
跳出“四个误区”,新铁西在五年时间里重新站立起来。
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500个第一、有“东方鲁尔”之称的铁西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国企陷入了困境,企业停产,工人下岗,经济下滑,一度成为老工业基地衰退的典型代表。国家有关部门曾在1986年批准对铁西工业区进行总体改造,并将其列为国家计划中惟一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试点工程。但是17年过去了,铁西区依然排列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急需振兴“清单”上的第一位,由此铁西区也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最难解的一局“死棋”。 记者近日走进铁西,看到的却是一个充满活力、迅速发展的新铁西。沈阳市决策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决策,紧跟国际、国内对装备制造业市场需求的重大转机,统筹规划,精心组织,跳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改造“四个误区”,通过实施以市场为主导的区域调整,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生产要素流动,使一个新铁西在五年时间里重新站立起来。 跳出只进行技术改造的误区。2002年,铁西区内企业含土地在内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90%以上,拖欠职工工资、医药费等各种内债高达35亿元;30多万产业大军有13万名职工下岗。沉重的人员、债务包袱不解决,即使拥有再先进的技术,企业依然没有竞争力。于是,铁西区不再只改造落后的技术,而是与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依法解除13万名下岗职工劳动关系,由“企业人”变成“社会人”,企业的内债全部偿清,使企业卸下沉重的包袱,得以轻装上阵。 跳出了企业就地改造的误区。在铁西区建设大路以北不到20平方公里的老工业区内挤着232家工业企业,其中有2/3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就地改造企业,无异于自缚手脚。沈阳市委、市政府于2002年6月做出铁西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组建新区的决定,铁西新区总面积由老区的40平方公里增加到126平方公里,并实施了大规模的企业东搬西建,共搬迁企业212户,在搬迁中按市场规律淘汰落后技术,完成产业升级与改造,一个新型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集群式工业基地开始形成,五年间全区工业产值年均增长40%,工业税收年均增长50%; 跳出了只改造工业的误区。在老工业企业搬出老城区后,原地植入新型服务业。这样,老工业城区被赋予了多功能中心城区的新内涵。铁西区原来的城区布局基本上是“南宅北厂”,“工一色”的城市功能带来的是产业布局失衡。改造前,40多平方公里的铁西区只有一个“铁西百货”和一个爱客家超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例为95%:5%。如今引进家乐福、乐购等大型超市12家,发展连锁经营15家,形成了辐射东北,由现代物流、汽车贸易、金融保险等组成的现代服务体系。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0.5亿元,是2000年的30倍,二三产业的比例达到了70%:30%。 跳出了只改造经济的误区,追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建立了以养老、失业、医疗“三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开发就业岗位13万个,基本实现了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去年区内职工平均工资是2000年的三倍。一个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城区正在形成。
按市场方式运作,将“死资产”转化为“活资本”。
实施大规模搬迁需要钱,进行产业升级需要钱,改善民生住宅需要钱,而钱从哪里来? 在铁西新区成立之初,政府账面上只有几十万元,连维持机关日常开支都不够。当时区内地价只有每平方米600元,由于经济衰退,连出租车都不到铁西地区拉活儿。但是,铁西新区成立后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转化为优势,让沉淀的资金流动起来,有效破解调整改造的资金难题。 一进入市场,死的东西变活了,便宜的东西也升值了。铁西新区成立不久,区政府了解到位于铁西老工业区破产多年的原沈阳第一、第二毛纺织厂,准备把厂区以每平方米600元的价格卖给开发商,区政府与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达成协议,政府以每平方米650元的价格回购,然后在土地市场挂牌竞价交易,最后以每平方米1500元卖出,区政府从市场配置资源中赚到了“第一桶金”。 实践使铁西区的决策层认识到,过去一提到钱从哪里来,就习惯于向国家要,向银行借,而没有认识到区内大量固化的资产、闲置的土地可以通过市场盘活。精明的决策者算了一笔账:铁西区积累工业资产近1000亿元,有近13平方公里的未充分利用土地,需要500个亿元才能带动运转起来。他们开始研究通过市场的运作方式,将“死资产”转化为“活资本”。 企业在老区生产工业产品,并没有利用好土地的市场价值,反而使土地的增值效益在丧失。铁西区引入了置换概念,在组织老区内企业由东部土地价值较高的的老城区向西部土地价值相对较低的新开发区迁移的同时,引入新型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从而实现土地增值。 铁西工业区有20平方公里厂区土地可供置换,与新区相比,每平方米只要产生1500元左右的差价,就可以实施。于是,铁西区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变土地资源为启动资本。首先由区政府先做出开发地块规划,由银行向区政府提供该地块企业搬迁的贷款资金,腾出净地,经整理后进入区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挂牌竞标拍卖,交易成功后再由银行收回贷款本息,以此创造出级差地租,不但为企业筹集到解决冗员、债务和产业升级的资金,也为城区解决了基础设施改造的资金、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资金。据统计,搬迁的200多户企业共腾迁面积595万平方米,获得土地收益140亿元。其中50亿元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55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35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五年来,铁西区在盘活土地资金的基础上,引进外资13亿美元、国内资本335亿元。外来投资用于置换土地的资金为老工业企业的重组和结构调整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又通过置换获得的土地,投入商业和房地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个商业项目生成落地,仅18层以上的商业大厦就有近百座拔地而起。铁西区在配置市场资源中获得了“一石多鸟”的奇效。
通过重组进行资源整合,用价值规律引导生产要素流动。
铁西区实施老工业企业搬迁重建,不是简单将企业挪个位置,而是通过重组进行资源整合,打破企业所有资产的束缚,以价值规律引导和重组生产要素,从而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兴的装备制造业集聚区。老工业区重组前,虽然拥有比较优良的资产和加工手段,但长期都被“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所有制的体制分割了。长期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半饥饿状态,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低,还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铁西新区政府精心策划,根据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的要求,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和专业化的要求,打破企业界限进行重新配置,使这部分资产通过重组,向数控机床、汽车零部件、重型装备、大型压缩机、涡轮增压发动机、支线客机主部件等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群、优势产品集中。 在这场大改造中,铁西区坚持一个原则,让“人随设备走,设备随市场走”。就是哪个企业能使现有装备创造价值,那么这些装备连同操作装备的技师,整建制划入该企业。五年前,沈阳重型机械集团产值不到十亿元,但由于市场开发好,生产合同排不过来,在过去的体制下,就要自己投资增添设备,扩大产能。而隶属于沈阳市建材局的水泥机械厂,设备虽然较为先进,却一直处于闲置状态。铁西区政府慧眼识珠,通过搬迁,将水泥机械厂与重型机械集团重组为一家股份公司,沈重不用增加投资,就使水泥机械生产一项的年产值提高到2亿多元。 铁西在老企业重组搬迁中还按照产业循环式组合,推进专业化协作生产。在铁西老区,装备制造企业几乎家家有铸锻、模具车间,成了能源的消耗大户和亏损的源头。铁西新区把原来分布在沈重、沈矿、沈鼓等12家企业的铸锻生产集中在一起,规划建设了铸锻工业园,为区内所有企业提供生产服务,集约化利用能源,既保证了自身的生产满负荷,也卸掉了各企业的亏损包袱。 通过以价值规律为杠杆来盘活资产,几年来,老铁西的200多家企业的400多亿元闲置资产得到有效利用。通过重组搬迁,引进新企业和异地改造扩建老企业,使区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搬迁前的232家,增加到650多家,企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目前,铁西新区占地30平方公里的现代装备制造集聚区初具规模,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工程中心3个。高中档数控机床、大型盾构机、煤炭综掘成套设备、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直流输电工程用换流变压器等装备制造产品源源不断地满足国家重点建设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