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凸显三大短缺
    2007-05-09    本报记者:邓卫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如以往19个已经过去的黄金周,许多农民工在今年“五一”长假里继续加班,休闲游于他们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喜欢运动的孩子在假期里甚至难以找到一张乒乓球台;一些著名景点人潮汹涌、举步维艰,有人一遍遍感叹“早知如此,何必花钱买罪受”……
  20个黄金周,就像20面明镜,折射出我国社会发展在走出“物质短缺”时代后,正迎来一个生态、文化和服务短缺的“后短缺时代”。

生态短缺:绿色家园有多远

  聊城曾经是山东西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近几年来,通过疏浚护城河道、引黄河水,江北最大的城市内陆湖——近五平方公里的东昌湖逐步形成。一湖水捧着湖心一平方公里的聊城古城精华,并免费向游客开放,成为令聊城市民和外地游客流连忘返的好去处。
  假日期间,在东昌湖边垂钓的一名聊城市民说:“早些年,要想跟一个外地人说清楚聊城在什么方位,需要费上好多口舌;这几年,多亏了这一湖水,来的人都说好。聊城名声大了,作为一个聊城人也觉得脸上有光。”一湖水——生态上的小小一笔,改变了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深刻地影响了这个城市居民的精神面貌与日常生活。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专家冯群力认为,目前我国生态产品的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本应属于大众的许多生态产品因成为昂贵的商品,实质上成了“少数人”享用的“专利”。生态产品短缺,免费的生态产品更短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长短结合起来下工夫:从长期来看,在城市规划、村镇建设中,执政者要有提供更多生态产品而不单是工厂或商品房的和谐发展思路;从短期来看,类似杭州西湖、聊城东昌湖免费开放的“生态简笔”,应该来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

文化短缺:“多一张球桌、多一份和谐”

  与知名景点人头攒动的场景相比,一些街头和社区免费开放的文化设施也少有空闲。在济南市体育中心地下广场的开放式篮球场,在英雄山下的乒乓球台休闲广场,几乎每个假日里,喜爱运动而又办不起昂贵健身卡的人们,总是喜欢赶来这里运动休闲。但因为人多场地设施少,许多人只能悻悻地当一回观众后离开。
  5月3日晚,山东聊城举办了一场“二人转”专场晚会,出人意料的是,这场几乎没有名角而票价不菲的晚会竟吸引了3000多名观众,整个剧院都被挤满了……
  假日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种类休闲需求的集中爆发,使得文化产品短缺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初发布的文化蓝皮书显示,我国居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到1/4。真正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尤其缺乏,不仅潜在需求得不到开发,已形成的有效需求也不能满足。农村的情况尤其不容乐观,农村青壮年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但许多地方却难以找到一张可以休闲运动的水泥乒乓球桌或是一个简单的篮球架。多年来,“麻将声声”依然是不少乡村居民休闲的“主打歌”。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王承略说:“多一张球桌,少一张赌桌”。当许多工业产品出现过剩之时,也该是重视弥补文化产品之短缺的时候了。

服务短缺:“服务强,则国家强”

  “五一”期间,记者在银行业竞争激烈的济南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大部分银行网点都在坚持营业,营业厅里少了平日里排队等候的现象,显示出一片节假日休闲的服务氛围。然而,同样是在这个“五一”期间,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出台“同业公约”,安排银行在“五一”长假前三天停止营业,当地许多银行网点因此“闭门谢客”,一些公众对此表示不满。
  服务行业“服务意识”不到位,政府公共服务意识也亟待提升。5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游客11.48万人次,超出最大容量1.3倍,许多小孩在里面只能看到成年人的大腿和屁股。有识之士呼吁,政府应采取措施控制名胜古迹人流,这既是对先人遗产最大的保护,也是对游客“休闲品质”的尊重。
  山东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徐晓鹰说:“服务强,则国家强。2006年12月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中外产业之间的竞争将从制造业领域延伸到服务业领域,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也需要我们从简单的经济总量增长延伸到服务意识的提高。和谐发展的中国,呼唤一个强大服务行业的崛起,更期待着政府早日完成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型。”
  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是支撑现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大类产品,在解决了物质短缺之后,文化和生态产品及相关的服务短缺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面临越来越丰富的休闲选择。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