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的大红牌子虽然十分醒目地立在青山上,牌子周围也有郁郁葱葱的茶树,可是山下汉江上不时经过的运沙船舶以及江边矗立的大大小小的厂房却加剧了汉江的水土流失。
这是记者日前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陕西南部的安康市紫阳县看到的场景。我国自2003年启动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已初见成效,当地百姓也开始从中受益,但陕西境内的整个汉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状况依然比较严重,威胁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安全。
汉江流域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陕西省境内的汉江流域、丹江流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源头,这些地区地处秦巴土石山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降雨频繁,长期以来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据陕西省水土保持局介绍,陕西省从2003年起利用国家资金,在地处秦巴土石山区的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市划出六个水土保持的示范区进行了预防保护的工程建设,目前这些示范区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972.97平方公里。
记者在陕南顺着汉江从上游往下游一路行进,发现沿途不少地区的水土状况已有明显好转。白河县中厂镇顺利村位于汉江边上,70岁的老支书夏绍华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烂河滩,涨水地就被淹,土地怕旱、怕涝,村里吃粮靠救济,用钱靠贷款。现在县上投资搞水土保持、修建河堤,不仅使村里的土地保水、保肥,还净化了当地的环境,山绿水清,村里人没有不说好的。”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由于原本水土流失的面积太大,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加上市县一级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陕南的水土流失状况仍未得到根本好转,尤其是汉江流域,在秦巴山区青山绿水的掩盖下,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十分惊人。
据汉中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汉中市境内的汉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虽由上世纪80年代的1.25万平方公里减到目前的0.96万平方公里,但是沿汉江两岸仍存在两条流失十分严重的地带。江北从汉江源头的宁强县到洋县长达150多公里的低山丘陵,地表土质松软裸露,是一处主要的流失区。另一处在汉江以南,从南郑县到西乡县长达180公里,这里每到汛期,泥沙就大量输送,堵塞河道、淤积塘库。
环保与致富矛盾重重
记者在陕西南部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查时发现,当地群众在发展致富中与政府的环保要求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表现比较突出的是陕南的黄姜加工业。据了解,陕西省黄姜种植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绝大部分集中在陕南的商洛、安康、汉中三个市,总种植量约占全国的一半。目前陕西省黄姜种植面积约有40万亩,是陕南相当一批贫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黄姜主要用来被加工成皂素,陕西省黄姜加工业企业现有110多家,都采用传统加工工艺提炼皂素,这种工艺每生产一吨皂素需要消耗130吨至180吨黄姜,平均排放污水600吨至800吨,废水中的COD含量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50倍以上。这些废水排入汉江、丹江后,严重影响着建成后的南水北调工程的正常运行。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上环保设施,但是陕西大部分黄姜加工企业规模都很小,年加工皂素的能力超过100吨的只有10家,企业赢利能力有限,很多企业无力投资搞环保。这样,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由政府给企业财政补贴搞环保,要么一关了之。目前,各级政府并没有这方面的补贴,“一关了之”成为目前地方政府惟一的选择。但是关了这些企业后,种植黄姜的农民生计怎么办?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虽然目前陕南各地的政府官员对水土流失的严重性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在治理过程中也很尽力,但与南水北调工程对汉江流域水土保持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首要原因是各级政府官员对治水先治源的认识还不十分到位。作为汉江源头地区,陕南汉江流域整体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汉江水质,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水质和调水安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南水北调源头的生态环境治理还存在工作不足的地方。如汉中市汉江南岸的流失带,本应是治理的重点,但直到现在该区域还没有一个县被列入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区水保项目。
另外,治理资金有限使当地无法全方位对汉江流域进行治理。陕南的三个地市处在秦巴山区,很多县都是贫困县,当地政府财力极为有限,加上中央转移支付的钱也有限,无法大规模出资治理水土流失。汉中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干事贾晓红告诉记者,汉中境内水土流失面积有9600平方公里,国家只投了两亿多元,根本无法全面治理汉江流域。
寻求顾“大家”富“小家”的双赢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陕西省的政府官员对南水北调水源地的保护确实下了不少工夫。如位于汉江流域上游水源涵养区的陕西省宁陕县政府就先后对本县内的矿山企业、采石场项目区搞了20多次专项治理活动,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40多起。然而,这些南水北调水源地的市县政府,却很少把引导老百姓致富和保护水源地搁在一起考虑。这使得政府的治理措施,往往治标不治本,每次专项治理都会查出环境违法行为,每次治理之后又会有新的环境违法行为产生。
位于陕西省境内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所在市县大多数都是陕西省经济最落后的地区,很多县都是国定或省定贫困县。它们位于山大沟深的秦巴山区,这里的老百姓过去主要依靠山里的木材、矿产、林副特产发展经济,经济来源相对比较单一,他们无法像沿海发达城市的人们一样,可以轻易地从一个谋生方式转向另一个谋生方式。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后,陕南的矿产开发受到了很大限制,黄姜等存在加工污染的生态资源开发也受到了环保专家的责难,这些对当地老百姓的发展致富都起到了很大的限制作用。
陕南的白河、略阳、凤县的一些老百姓对记者说,他们十分理解决政府限制他们发展污染产业的举措,但是政府也要给农民指引一条既能环保又能致富的路子。不能简单地进行环保治理,这会使政府解决了环保问题,却让当地农民承受了贫困压力。而且,如果政府没有给农民指出新路子,农民肯定还会走老路子,又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
记者在陕南采访中,发现一些政府官员已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尝试给老百姓指引一条既能环保又能致富的新路子。陕南凤县十里店村的坡耕地比较适合种植花椒,当地官员就引导农民种植花椒。他们不仅免费给农民提供花椒种子、技术咨询,而且还帮着农民打开市场、组织花椒协会,把花椒卖到了四川、贵州、山东等地。村支书田和平介绍说,今年全村人均花椒收入达3200元,而1990年时该村还是人均年收入仅有298元的贫困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呼世斌教授建议说,严重的水土流失已危及到国家的调水工程,国家治理水土流失的工作从现在起必须进一步大规模地加大力度,目前,我国最好启动大规模的生态补偿机制,如给黄姜加工企业上环保设置一定的经济补贴,或是给水源地的老百姓每年固定的经济补偿。 |